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央电视台 > CCTV7在线直播

“最美小鸟”“鸟中大熊猫”、金钱豹 (多个珍稀物种见证生态保护成效)

发布时间:2024-05-23 11:00:38   作者:城南诗客   来源:网友上传   我要投稿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呼吁社会公众一起行动起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同守护美好家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最美小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栗喉蜂虎。随着气温上升,这种色彩艳丽、飞行技巧高超的鸟类近日长途迁徙,来到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的一些河谷沙壁上安家落户,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栗喉蜂虎是一种热带鸟类,它的翅膀为绿色,尾翼呈蓝色,喉部有道鲜艳的栗红色。在阳光下,它们全身有着金属般的艳丽光泽。

  栗喉蜂虎善于在空中捕食,能够急速飞行、滑翔、悬停等,可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善于捕捉蜻蜓、蝴蝶、蜜蜂等昆虫。

  栗喉蜂虎不像别的鸟类,它们并不在树上安家,只在沙壁上打洞,而且还不住旧巢。

  每年3、4月份,栗喉蜂虎会飞到新做的巢穴中产卵、孵化,哺育幼鸟,直到幼鸟羽翼丰满。到了7月份,栗喉蜂虎的雏鸟就会陆续出巢,跟随父母一起南下迁徙。

  为更好保护栗喉蜂虎,元江县近年来腾退了元江、南溪河和清水河两岸的部分田地,专供栗喉蜂虎繁衍栖息,还安排巡山护林员加强相关的巡护和监测管理。目前,栗喉蜂虎种群在元江县已扩大到了两万多只。

高黎贡山北段地区首次拍到黑鹳珍贵影像

  近日,在云南省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首次拍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的珍贵影像。

  这次在高黎贡山北段拍到的是一只亚成鸟的黑鹳,它上体褐色,白色,嘴和脚是褐灰色。

  黑鹳被称作是“鸟中大熊猫”,它是生态指示性物种,对栖息地环境要求极高,十多年来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已被列为濒危物种。目前全世界的黑鹳仅存2000多只,中国大约有1000只左右。它们常常栖息在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一般在高树或者岩石上筑巢,主要以鱼类为食,也捕食其他小动物,大多数是迁徙鸟类。它们对食物来源、水域面积、领域安全都非常警觉,因此,黑鹳这次在高黎贡山北段地区出现,对研究它们的分布面积、迁徙路线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黎贡山地区首次记录到金钱豹活动影像

  同样是在高黎贡山地区,日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整理近期回收的布设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的红外相机时,发现了一段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的视频,这也是在高黎贡山地区首次记录到金钱豹活动的画面。

  从画面上可以看到,这头金钱豹斑点清晰、毛色光亮,据专家介绍,金钱豹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对生态系统的要求很高,首先需要有大面积的栖息地,其次需要很多猎物,金钱豹的存在能体现出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除金钱豹外,科研机构近几年利用红外相机在高黎贡山地区已记录到了豺、云豹、羚牛、白尾梢虹雉等珍稀野生动物共76种,其中有49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