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央电视台 > CCTV5在线直播

“医治”古籍 让中华文明的载体更好传承(青年创造美好明天)

发布时间:2024-05-05 10:07:10   作者:一饮茶尽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王欣是一位“95后”古籍修复师,一份看似寂寞甚至有点枯燥的职业,在她眼里却闪闪发光,她将热爱变成细心和耐心,不仅修复好了一本本有价值的古籍,更是让中华文明的载体更好传承。

  29岁的王欣是上海图书馆最年轻的古籍修复师。2019年,她从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古籍保护与修复专业毕业,来到这里工作。古籍修复费时费力,仅修复她给记者看的这本清代《商务应酬汇参》中的一页,就需要3天左右的时间,修完全套4本大概需要3个月。

  最近,王欣正在修复的是一套明代的善本。她介绍,一本古籍的修复,通常要经过拍照存档、拆书、标页、配纸、清洁、修补、再装订等步骤。

  在评估完古籍的状态后,修复师会针对性地给出不同的修复方案。每一道工序都十分繁琐,仅挑选一张修复用的补纸就大有讲究。

  如今,工作了近5年的王欣,讲起古籍修复可谓头头是道。但是,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却也是面临了很多困难,不同时期典籍的装帧形式、纸张材质、书画风格等,每一个都要从头学起。

  从汉碑到文献,从文集、医书到家谱、碑帖,王欣用自己的细心与耐心不断攻克难关,“医治”着这些古籍,如今已经修复了书页近6000页,经手了近百本古籍。

  王欣介绍,如今,已经有不少像她一样的年轻人加入到古籍修复的行业中。王欣说,现在有越来越多其他专业的科研人员从事古籍保护的工作,比如学化学、材料学、理工科的。随着新力量的加入,修复古籍能够依靠的科技手段就会更高更多。有太多的古籍等着我们去修复,但是现在古籍修复师太少,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加入古籍保护事业。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