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央电视台 > CCTV2在线直播

让你三天学会冷血(让你三天学会冷血无情)

发布时间:2022-02-16 12:31:39   作者:相见陌路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刚才我打开冰箱门想拿东西,我妈妈正半蹲在旁边拿塑料袋里的蔬菜,但是她蹲的位置刚好是冰箱门完全打开后的位置,所以当她站起来时,她的头撞到了冰箱门,她一边破口大骂我和冰箱门,让我感到很害怕,一边把冰箱门砸关上了,冰箱里的鸡蛋因为她的这个动作被砸碎了,一点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也模仿她的动作,我拉开冰箱门,也把冰箱门砸关上,这种动作重复了两次,我发现里面的鸡蛋碎了很多,我看见鸡蛋碎了之后,突然感觉有点生气,不属于特别愤怒的状态,然后把里面的鸡蛋拿出来,一个个地往地上砸,十分解气,于是我的家人全部冲过来骂我不知好歹,我却莫名其妙的感觉无所谓,只是一个人冲洗了一下手就回房间了,并且回房间后我用剪刀剪了我妈的衣服,也是因为我有一点对她的吵嚷感到生气才剪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因为我在做这些动作时,我只是有一点生气,但很快内心就恢复了平静并且没有什么情绪变化,就像这件事没有发生过一样,毕竟以前压力大时,如果遇到这种事情,我会选择大声尖叫和咆哮,但是不会把鸡蛋全部丢出来砸掉,只会伤害我自己,但现在我却砸掉了鸡蛋还没有负罪感,我知道我砸鸡蛋是不对的,但我却感觉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压过了不应该砸鸡蛋的态度,促使我觉得无所谓,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

明镜解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阀值,而且对待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儿,在不同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和状态也是不同的,就算是相同的人或者事儿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表现也是不同的,以此类推都是不确定的因素,因为,人是会变的,比如性格和想法。当人的这些发生了变化,外界在自己内心的定义也会发生改变,这就是相由心生,思维使然,一切都源于人的想法。

一个人的情绪压抑的太久,不是爆发了就是隐忍了,但都是一时的状态,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还是要爆发的,因为,情绪根本是无法压抑的!最终无论是行为上还是身体上都会爆发,形式不同而已,效果都是一样。而之前的隐忍就是情绪指数还没有达到自己的阀值,也就是上限,而这个过程也是慢慢地积累出来的,也不是一下子就到了,情绪的规律是在于对某一个特定的情况维持了特定的看法而表现出了特定的行为,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习惯”,也会因此而泛化和放大。所以,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看法,多维度思考,多元化验证,所得到的结论就会是全面的,而这样做就会避免较真钻牛角尖,把自己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冷静的发泄也是其中一个可能性,这个状态是知道自己在发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而已。其实,不知道也没有很大关系,毕竟认知层面是可以帮助自己意识到目前的处境是怎样的,发泄过后不再纠结就好,同时,在不造成自己和任何人的身体伤害基础上,适当的“发疯”也是在给自己减压,避免爆发后不可收拾的局面。当这些都是在可控的范围内发生,就属于正常,如果失控或者无意识行为,就是病态了,需要外界力量强制,而那个时候已超出了心理辅导范畴,属于病症了。

有的时候人们发泄情绪会伴有模仿和报复的形式在其中,多数情况是为了告诉对方“我也可以”“发脾气谁不会”“就你会是吗?我也会”“看看谁更厉害”“大不了不过了”等等,这还是属于可控范围内的发泄,只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换个形式发泄。就像案主自己的内心描述一样,并不想真正去伤害谁,只是想要发泄,发泄了就舒服了,无所谓家人怎么看待,而且自己还知道自己在做的事儿,这样做也是在为自己情绪做缓冲,缓冲的目的也就是让自己避免极端行为,当然,频率增加的话就需要重视了,最好寻求心理干预可以帮助自己分析合理化的原因,也能帮助自己重塑新的三观,这就是成长,也得到了自助的目的。

总结,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会做一些异常行为,但是,从情绪模式来讲又是正常的反应,毕竟情绪都需要宣泄的,符合心理发展规律。而需要注意的不过是发泄的方式罢了,有的人选择触犯刑法,那就是犯罪;有的人选择自我伤害,那就是自残;也有的人选择委曲求全,那就是疾病;只有选择疏导和解,才是解决,因此,平时就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发泄”,只不过是另一个名称:释放。就像唱歌、旅游、运动、娱乐等等的方式,都是一种释放情绪的方式,并且利人利己利社会,何乐而不为?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