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央电视台 > CCTV15在线直播

“智慧农业设备+良种”种出新“食”尚(小菌菇开出“致富伞” )

发布时间:2024-06-04 10:05:00   作者:无名先生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除了粮、油、蔬、果,近年来,食用菌也成为了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而大食物观的发展也给小小的菌菇带来新机遇,如何通过提升菌菇生产质效也成为大家努力的方向。在上海市金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菌菇生产企业正通过“智慧农业设备+良种”让小小的菌菇开出“致富伞”。

  在产业园内一家蘑菇生产企业的厂房,传送履带在头顶上四通八达,一筐筐菌瓶在履带间穿梭不停。在几乎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这套智能传送系统连接着整个蘑菇工厂装瓶、接种、培养、出菇等栽培工艺环节。在10层7米高的菇房里,经过四年时间研制成功的自动上架机更是将这一工序的用工从10个人减少到了1个人。

  在切割、接种等环节,多种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机械臂的运用也进一步减少了人工的消耗。除此之外,产业园联合上海农科院培育出的国产双孢蘑菇新品种,还打破了进口种源的技术壁垒,助力菌菇生产企业降本增效。

  不仅仅是自主种源突破,当地还在菌菇培养料制备方面下功夫。通过建成三次发酵隧道,将培养料发菌阶段在隧道中集中进行,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双孢菇种植从以前的一年收获6茬提高到现在一年可以收获10到11茬。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吸引了来自国外的客商参观借鉴。

菌菇生产助力沪滇两地农民增收致富

  在科技加持下,上海市金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集聚效应持续放大,不仅带动本地菇农一起致富,还跨越2700多公里将先进技术带到了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让这把“致富伞”越开越大。

  为帮助当地菇农从产业发展中得实惠,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通过统一原料、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模式,引导农户在自家建成标准菇房,实现工厂化蘑菇种植。

  在2700多公里之外的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完全复制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生产经验的云南省首家双孢菇工厂已经进入了试生产阶段,工人们正在移动升降采菇车上采摘新鲜的双孢菇。菇房采用生产环境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双孢菇全年化种植。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