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安徽电视台 > 蚌埠生活在线直播

有童年创伤的人最常见的特征(有童年创伤的人最常见的特征知乎)

发布时间:2022-05-19 12:31:32   作者:无药可救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有童年创伤的人最常见的特征(有童年创伤的人最常见的特征知乎)

有童年创伤的人最常见的特征,幸运的人的童年是快乐,不幸的人的童年是一场噩梦,如果你不知道有童年创伤的人最常见的特征的话,请接着往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童年创伤的人最常见的特征1

1、内心过于敏感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暴力和压抑家庭环境下成长的人,与同龄人更相比更善于洞察人心,内心也更加敏感多疑。因为长期的压抑和被虐待,让他们过早的“成熟”,从小他们就需要通过揣摩别人的心思,来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而那些成长环境良好的人,在洞察人心方面可能会差很多,同时也不会过度敏感,太在意别人的想法。

2、害怕与别人冲突

受到过心理虐待的人,小时候经常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导致他们害怕与他人争执,害怕与人发生矛盾。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总是保持中立,战战兢兢,不敢轻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敢去拒绝他人,往往是委屈自己,不敢作为。

3、不善于与人交流,甚至是有社交恐惧

基本上所有的心理伤害,都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交流有问题造成的。如果在亲子关系中,双方的交流的方式是威胁的、强制的、缺少尊重的,那么强势的一方很容易伤害弱势的一方。所以呢,存在心理创伤的人,很多人都缺少和别人正常交流的基本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是讨好、指责、冷漠,同时或多或少有些性格孤僻,害怕与人交往。

4、缺少爱的能力

有些人,一方面无法去爱别人,另一方面也无法去感受和接受别人的爱。他们会下意识排斥去接纳别人人。即使与他人建立了亲密关系,他们往往也会感到焦虑不安,恐惧担心。

5、容易伤害到身边的人

一个人童年如果经常受到父母的伤害,那么TA很可能会下意识的用伤害别人的方式和他人建立关系。心理有阴影的人,心里往往充满了攻击性,为人非常的偏激、固执。可怕的是,很多时候他们可能不想去伤害身边的人,可是总会下意识的对别人造成伤害,这让他们很困惑也无能为力。

有童年创伤的人最常见的特征2

要怎样对待孩子的童年创伤呢

亲密的需要:

亲密关系,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关系。因为,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它最没有距离。没有距离的接触,是我们生就的需要和渴望。有一个经典的绒猴实验。心理学家在笼子里,给幼小丧母的.猴子安排了两只假猴子。一只用铁丝做的,负责喂养幼猴母乳;一只是用绒布做的。实验者发现,除了吃母乳,幼猴在玩耍或受惊扰时,都喜欢呆在绒布猴子的身边。这说明,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外,幼猴最需要的是温柔的触碰。

一个人面对一件恐惧的事情,第一个反应就是找个安全的角落躲起来。当你不强大,安全的地方又离你很远的时候,感觉是很绝望的。两军对垒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足够逃离危险的距离,这就是为什么人长大以后有距离感。”清华大学心理学家刘丹说。我们可以观察一些刚刚学会爬的小孩子,他带着强烈的好奇挣开妈妈的臂膀往前爬,爬到一定距离就回头看看妈妈,如果妈妈还在那儿,他就会继续向前爬。这些试探都是表明,孩子和妈妈分离,但还会感到强大的力量。刘丹认为;有安全感的孩子,和母体很熟悉了,就要慢慢地离开,离开又有点担心,回来一点,再离开,每次都是这样反复,这个思想就在他心里了:不管在哪都有人爱我。”

事实上,观察我们自己或周遭的恋爱故事,如果情感冲突由强烈的控制、怀疑、焦虑所主宰,那么核心问题一定是没有形成一个有安全依恋的关系。

母亲的重要性:

当代职业女性因为种种借口和原因出现的“只生不养”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亲生后母”。隔代抚养(包括保姆、亲人代养的形式),阻断了父母亲与孩子之间最直接、最重要的情感联接,事实上,“很多人不在父母身边长大,但并不一定有情感问题。有问题的是没有处理好的分离创伤。”婴儿首先需要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养护关系。很多没有处理好的,成人后不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爱人面前,内心已热烈得不行了,外表却还是那么羞怯冷淡。

对生命和爱的信任:

《婴儿心理学》的作者、心理学家孟昭兰说过,一个好的养护者,最重要的素质是敏锐,对婴儿表达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能够给予恰当、敏感的回应。“决定婴儿依恋安全性的是做父母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这恰恰才是真正的难度。研究显示,婴儿的哭声,分贝之高,造成的噪音强度,超过一个轰鸣的电钻。

在三岁以前,没有语言的协助,幼儿很难准确解释自己的要求,如果我们是一个粗心的成人,一个不懂辨别细微情感的成人,一个缺乏生活经验的成人,或者一个被工作搞得筋疲力尽、焦躁的成人,是很容易不知所措的。而这正是情绪稳定、阅历丰富的祖父母辈可以给予的。

“孩子在谁身边生活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成人投射出的对生活的态度。”年龄不是养护者好与坏的指标,有的人30岁,思想却很老。比如说天很冷,小孩把手套摘下来就去玩,年轻的父母就说,会感冒的,可是有些老人就不在意,玩就玩吧。不介意,不紧张,就是对生命本身很相信,他反倒是年轻的。而把孩子看得弱不禁风,就是暗示孩子生命是脆弱的、不值得信任的。“一个人怎样对待生命,对待世界,对待自己,就能看出从小受了什么影响。如果你和一个你觉得很温暖的人在一起,你就不觉得冷;和一个冷冰冰的人在一起,温暖的天气你也觉得寒冷。”爱也是一样。

有童年创伤的人最常见的特征3

对于孩子的心理创伤我们该如何去修复?这六句话对于孩子的心理创伤修复很关键

1、对不起

对不起三个字从孩子口中说出的话不足为奇,但是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对孩子说出这句话?家长总以为自己的经验比孩子丰富很多,什么事情都是家长懂而孩子不懂,就算对孩子造成了误解也借爱孩子为孩子好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但是孩子却受到了伤痛,遭遇误会没有得到父母的道歉反而引来父母的责怪,这难道不是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创伤吗?

孩子感到悲痛、委屈、甚至愤怒,家长没有及时承认错误消除误解,或许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所以家长应该勇于承认错误,以身作则,对孩子说一句对不起,及时道歉,消除孩子心中的误解;

2、这不是你的错

孩子心理受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内心的受伤,当孩子感觉不到安全感的时候,父母一味的指责孩子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否定自己,所以家长应该对孩子说这不是你的错,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觉得父母没有否定自己,在这样的基础上多多鼓励孩子;

3、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当家长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带来了伤害时,应该立即告诉他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让孩子心里足够安定,给孩子吃下一颗定心丸,这样才不会造成孩子心理阴影;

4、我爱你

我爱你是直接表达爱意的语言,没有什么会比我爱你更直接了,对孩子说出我爱你,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足够的爱,简单的三个字却充满了无限的力量,让孩子从此感受到了后背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保护着自己;

5、你让我感到骄傲

每个孩子的愿望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孩子做出努力后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换来简单的认可,所以对孩子说你让我感到骄傲是对孩子最大的肯定,当孩子内心脆弱放入时候能够有足够的力量面对前面的苦难,使孩子内心充满自信;

6、我们永远不会分开

当孩子受伤时最害怕的是自己一个人独自承受,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孤独,家长让孩子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他永远不会一个人,告诉孩子我们永远不会分开,永远不会离开孩子,这样会使孩子的心理创伤得到最好的治疗,陪伴是最长久的深情。

昨天已经过去,今天是新的开始,明天是遥远的,应该过好今天,不要把童年的创伤印在心里成为解不开的心结,这样会很累很累。有些人确实走不出童年创伤的阴影,伴随着他(她)的一生,成了精神抑郁,生活也失去了信仰。

人人都有童年,童年不懂事,有点事不足奇。事至今日,往事己去,不必挂心。千万不要把童年小事,自我扩大为创伤。创口在哪儿?伤了什么?所以,眼要远,心要宽,活在纠结里,始终走不出来,这样要影响你的一生。在征程中,跌倒了可以爬起来,继续大踏步向前走,更何况童年那点事,就难以释怀啦!确实一个比较适应你发展的目标,昨天己经不在,明天还有变数,今天就在眼前。抓住当下机会,勤恳踏实干事业,相信你一定会成功!当然有一部分人,对往事有些想法,可以理解,但走过去,不就海阔天空了吗?观点如有偏差,望指正!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里写到: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阿德勒的心理学以自卑与超越为中心,关注儿童心理的状况。他的很多话,读起来,像冬日里的暖阳,总能温暖我们的心。虽然,他关注儿童心理,但是正如他写的,儿童时期对人一生是治愈和被治愈的关系。所以,一个人童年的创伤,虽然深刻,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用一生去治愈它。

中国有古话说的好:三岁看老。一个人一生的际遇,从三岁就能看出来了。虽然说的有点夸张,其中却有很多合理的成分。这句话和阿德勒那句名言,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儿童早期创伤

幼儿期的创伤尤其有害。儿童早期创伤通常是指出生至六岁之间的创伤。儿童的大脑快速成长和发展,尤其是在头三年。幼儿也非常依赖看护者的照料,养育和保护。这会使幼儿特别容易受到创伤。如果创伤过早发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它还会影响他们牢固附着的能力,尤其是当他们的照顾者受伤时。

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并不一定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相反,这种创伤可能会影响或者说塑造我们的性格和人格。“存在即合理”,我们都喜欢心理平静和安宁,同样的,遭受童年心理创伤的儿童,也会去对心理创伤进行主动治愈。但是,儿童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都远远达不到解决心理创伤的能力,大部分下,儿童只能去被动承受和接受创伤,并加以内化,寻找最宁静的心理状态。

所谓内化,最终导致,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补偿机制的出现。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性格,比如敏感,内向等等。其实,正是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

同样,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而且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了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来看,这种补偿,其实也就是一种“移位”,就是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而正是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就成了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动力了,成了他们超越自我的一种“涡轮增压”,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也愈强,寻求补偿的愿望就愈大,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

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一个来自农村,在大城市打拼的白领女孩,最大的爱好就是买袜子。虽然家里有很多袜子,但是还是不断的买。后来,朋友好奇问她原因,她说她也不知道,反正每次逛超市看到袜子就想买,买了就感觉心理暖暖的。后来,了解到,妹子小时候家境特别差,兄妹又多,她每次穿的袜子都是她的哥哥或者姐姐穿剩下给她的。有一次被同桌知道,当众嘲笑她穿的袜子破的都是洞还不是一副,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童年的创伤,真是需要我们一生去治愈。

童伤难抚、忧识切记!

感谢邀请,童年有创伤?这个问题不是那么严谨,我可以肯定的讲每个人的童年都经历过创伤,只不过每个人经历的创伤定义不同,创伤程度不同罢了。比如,儿时在墙上第一个涂鸦创作,当你正沉浸在人生第一次创作带来成就感的喜悦时,多数情况下都会被父母谴责或者是暴揍,那么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就是创伤,但是,这样的创伤会随着时间慢慢遗忘。多数情况下,一个成年人都不会清晰的记得3岁以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不管是喜悦还是悲伤。当然,在人类成长过程中,尤其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青春期,这个阶段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说童年有创伤的人,是不是一生都有解不开的解?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有影响但是不一定解不开,关键是什么创伤,伤到什么程度?如果说路边摔个跟斗,你就记一辈子的化,我估计你活不到成年!

如果把童年当作成长,那么记意就会伴随生长,所以创伤委屈就时而浮现,所以童年是输送营养呵护关爱不可缺少的阶段,俗话说,生母没有养母亲,小时的创伤永远伴随一生,

童年有创伤的人,有的人也许一生都解不开这个结。有的人可以解开这个结。

关键在于他们选择走的方向。

解不开结的人,总围绕这个结,困扰着这个结,悔恨着这个结,焦虑这个结。

解开这个结的人,首先他看到了这个结,允许这个结存在,或者暂时跳过了这个结。有一天,当他自己变的强大的时候,他返回来看,原来正是因为当初的这个结,才让他有了更多的动力去改变。当他现在再看这个结,发现结轻轻松松的就开了。

现在很多人喜欢将自己的一些不当的行为,随口归结到童年有创伤的事情上。其实,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不如意的时候,但并不是童年所有的不高兴的事件都可以造成心理创伤。一般可以造成心理创伤的事件,是指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巨烈情感反映的事件或是天灾人祸等。例如:童年期遭受的虐待、犯、、暴力、殴打、抢劫等。

这些创伤可以直接影响着整个人,包括身体、智力、情绪和行为的改变。我们也会发现,有些性格开朗的人在经历了一些极端事件后,会突然变的沉默、消积、自卑等,甚至会产生一些极端的报复社会的一些行为。

当这些创伤性记忆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与清理时,这些经历能够影响甚至阻碍一个人发展稳定的自我感觉。在生活中,他们经常会处在焦虑与恐惧中,没有安全感,常常感到无助。这些负性情感慢慢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躯体性疾病,对身体的健康产生极大的损害。

      面对有心理创伤的人应该如何来做呢?

一、对于在成人阶段呈现出创伤性反映状况且已经产生了相应的躯体化反应的人群,就需要及时找专业的心理咨询部门通过心理干预的手法进行治疗,如绘画治疗、音乐治疗和舞蹈治疗等。

二、对于刚经历创伤的孩子们。

首先要尽可能的通过,关怀、安慰、抚摸等手段将伤害记忆降到最低,甚至可以用孩子更感兴趣的事件来取代孩子伤害的记忆。

接下来的时间,尽量多用快乐、温馨与爱的场景来充实孩子的记忆,达到让孩子用愉快的记忆来淹没那些伤害性的记忆。

三、将创伤转变成成就感。

     对于有些创伤性事件的经历,在做完前期的疏导与安抚后可以鼓励当事人将其以一种成功经验交流的方式进行交流推广。例如:地震、火灾等外部伤害性事件。

这样的交流与分享可以减轻与缓解受伤害人的状态,甚至会收获到一种成就感,有助于快速从伤害中走出来。

不是结不开,而是会严重影响一生的成长发展,如天天吵架打架的家庭,孩子的心理会留下阴影,长大后性格扭曲,不好相处,防备心强,影响工作事业发展,这样的父母太自私,只管自个儿痛快,从不为孩子考虑!

童年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曾经的伤害会影响一生,有些人会掩饰的很好,或者说从表面已经释然,那只是表象而已,往往这种假性的欺骗自己的行为,说明他对曾经遭受的伤害会记忆越深刻。会在不经意间以最偏激的方式呈现出来。因为人总是越回避的东西越在意。

有童年创伤的人,可能会有以下这10种表现:

1· 回避亲密关系,压抑否认脆弱的情绪和感觉;

2· 感觉空虚,生活中好像缺失了什么(却很难想到是什么);

3· 推开健康和亲密的关系;

4· 总是被糟糕的关系或人物吸引;

5· 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任务填满自己的生活;

6· 与周围的人事感觉都很疏离;

7· 缺乏健康地应对压力的技能(采取一些不太健康的应对方式:吃东西、酗酒......)

8· 经常受困于愤怒或低落的情绪中;

9· 陷入成瘾行为,或是自毁的行为模式中;

10· 患有慢性疾病或免疫障碍;

童年时期,原本应该是我们学会了解自己、与父母家人形成安全稳定的情感链接、探索自己的潜力、并学会照顾自己的时候。

可是,当我们回想自己的童年,大部分人可能会发现,在这些事情上,总有一些遗憾。

有时,忙碌在工作、学校、家庭还有其他社会责任中,内心的情绪被压抑着,意识不到过去的经历是怎么影响现在的--

童年受到忽视、虐待、不被接纳的经历,会影响我们的个人价值,产生羞耻感、内疚感、脆弱感,与父母之间的“有毒关系”模式,也会延续到往后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中。

如果我们在家里不被允许表达情感和想法,久而久之,可能就会变成一个“没有想法”或“没有感情”的人,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挑战的时候,缺乏持续性努力的动力,花了大量的时间自我惩罚、自我责备,自我封闭。有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些应对问题的行为模式,都是幼时与家长相处模式的延伸与演变。

要治愈童年创伤给我们带来的影响,首先要做的是: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了解它们的发生或反应模式,接下来可以做的,还有以下这些:

1· 允许自己为“不理想的童年”哀悼

很多成年人心里其实一直对过去的不幸经历感到难以释怀,觉得是自己的错,因此不断折磨自己。却因为隐藏得很深,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一点事情都没有。

有些在创伤性的糟糕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孩子,总是为了掩盖自己脆弱的一面,会不计代价地逞强,用坏脾气和愤怒武装自己,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很难冷静理智地面对。

心理学描述哀悼的完成,需要经过5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能不能不要这样?能不能改变?”)、沮丧、还有最后的接纳。给自己足够的耐心,让自己能够慢慢地沿着这个路线,完成对自己从未获得的“理想童年”的哀悼,是成长中很重要的部分。

2· 远离会给你带来不幸的人或环境

就像是处于肮脏的环境,会让伤口反复感染,病情反复一样,对于会给我们带来不幸的人,例如,控制不住冲动的、自私的、控制欲强的、缺乏同情心的、对情感麻木不仁的、沉浸于猜疑算计的人,我们要尽可能地远离,一时远离不了,也要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尽量减少伤害,有意培养自我能量,并且积极寻求外界资源帮助。

3· 安全感的改善是疗愈关键

拥有不幸童年的人,对于抚育者都有强烈的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会蔓延到生活中的其他人事关系当中,例如,容易感觉到焦虑,觉得需要控制一切,所有的事情都要按部就班地进行,否则生活就会有一种要分崩离析的感觉;又或者,频繁地搬家、换工作、无法维持长久的关系、难以信任任何人,包括朋友和伴侣等等,无论是通过自我疗愈,还是心理咨询的方式,去做改善,安全感的建立,都是一个核心关键问题。

文/红树林小编 罗琪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