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安徽电视台 > 安徽人物在线直播

叛逆者陈默群(叛逆者人物陈默群)

发布时间:2022-05-14 18:35:13   作者:孤独是毒   来源:网络   我要投稿

叛逆者陈默群(叛逆者人物陈默群)

陈默群是反派角色。陈默群是复兴社的上海站的一把手,手握着生杀大权,又一肚子算计,因而他的存在对我党一直是个巨大的威胁。地下交通站被毁、人员被抓叛变,陈默群的超强敬业精神使得我方损失惨重。乃至代号“邮差”的老潜伏人员顾慎言都要被他刷得几乎无法自保,仓促应招。

对于这种敌方组织中敬业、能干的“人才”,我方地下组织一直在想方设法减低他的影响力,最好有办法可以使他发挥不了作用。于是,伴随着情节发展,顾慎言与我方地下领导商讨了一个釜底抽薪之计:1,陈默群让林楠笙打扮热血进步青年学生,借机接近朱怡贞,打进我党内部摸透状况,计划一网打尽。但这个招数被顾慎言发现,他与组织商讨将计就计,对林楠笙策反,使他为我所用。2,我方组织人员通过林楠笙的同学左旭明,了解到林楠笙的心底并不坏、有情有义,因而制定了一个策反计划。而执行计划的人就是年轻漂亮、满身弥漫着活力与的朱怡贞。3,林楠笙在与朱怡贞、以及其他我方人员接触的过程中,不断被进步思想所征服,主动开始向我党组织融入,变成我方一柄对手心脏的利刃。陈默群的一言一行、敌方情报持续不断地被我方了解。4,陈默群屡屡行动失利,南京戴笠追责,他又要王副站长背锅,但在顾慎言与林楠笙的运作下,他们关系紧张,乃至掏枪相向。南京戴笠迫不得已把陈默群调至南京,给了个闲职使他安静。

2015年,由山东影视传媒和东阳正午阳光联合出品的《伪装者》引爆了荧屏,成为自《潜伏》以来的又一部现象级谍战剧。全剧以家境优渥的“明家四姐弟”明镜、明楼、明诚和明台为主线,讲述了各自长期潜伏并与日寇和汪伪76号对抗的故事。

其中,作为全剧最复杂和最神秘的人物,由靳东所饰演的“明楼”可谓作用巨大和影响深远,堪称是传奇间谍。他除了是明氏家族的大公子,除了是汪伪政府的高层要员,还是军统上海站的“毒蛇”,又是我地下党上海情报组的“眼镜蛇”。

而事实上,“明楼”这个人物并非完全的虚构,而是由我党优秀的地下工作者袁殊同志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来。

本着客观公正和还原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为您讲述真实历史,再现《伪装者》中“明楼”的人物原型袁殊同志光辉而灿烂的一生。为了抵制原文抄袭现象,本人只得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附加水印标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袁殊(1911年3月——1987年11月),本名袁学易,化名曾达斋,湖北省黄冈人,我党历史上最优秀的地下工作者之一,被誉为“东方佐尔格”。他曾身兼、军统、中统、日伪和青红帮这“五重身份”,频繁为我党提供战术情报和战略情报,建国后因为那场特殊运动而被长期蒙冤,直到1982年才平反昭雪。

1911年3月29日,袁殊出生于湖北蕲春的一户没落官宦人家。父亲名叫袁晓岚,是一位饱读诗书但却坚持武装革命的革命党人;母亲名叫贾仁慧,是出身富裕的盐商之女,接受过传统文化和新式文化的教育。

辛亥革命后,终于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袁晓岚也在的政府中谋得了一份差事并且供职于上海。久而久之,他竟然抛弃了自己的原配妻子,和一个女学生姘居在一起,完全对于妻儿不管不顾。

好在母亲贾氏娘家富庶,母子三人只得依靠贾家的接济来维持生活。在这种背景下,颇有见地的母亲依然坚持供两个儿子读书学习,让他们不断接受新式文化的教育。

父母双亲去世后,贾氏由于生活无着,只得带着袁殊兄弟二人前往上海投奔袁晓岚。可是,这个道貌岸然的父亲竟然拒绝收留,还将袁殊母子都赶出了家门。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袁殊开始四处打工挣钱,捡煤球、擦皮鞋、送报纸……。逐渐良心发现的父亲袁晓岚虽然在经济上没有给予过帮助,但还是托友人把儿子送到了上海立达学校免费读书。

在读书的这几年里,感受不到家庭温暖的袁殊显得有些叛逆,还加入了类似于无政府主义的“黑色青年”团体,主张对抗新旧军阀的统治。“五卅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了罢工、罢市和罢课游行,逐渐点燃了熊熊的革命之火。

在国共两党的联合推动下,北伐战争终于爆发了。袁晓岚的好友胡抱一时任国民革命军江南别动军司令,他任命袁殊为秘书并推荐其加入了,投身到了北伐战争的洪流中。

在此期间,袁殊越来越认同的许多观点和主张,与多名人都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内心的思想触动非常大。不过,随着发动“四·一二”,随着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来之不易的国共合作破灭了。

面对右派的权势熏天,左派和同情的中间力量都不断遭到削弱。受此影响,与交往密切的袁殊也被清洗,在开除党籍后侥幸保住了性命,独自返回了上海。

一时间,袁殊对于中国革命和前途都有些灰心丧气,转而前往日本留学以继续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期间,他不仅娴熟掌握了日语,更对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清晰和系统的认识。

回国后,袁殊以文艺青年和爱国人士的身份创办了《文艺新闻》,不断发表思想激进和观点偏左的文章,俨然成为了当时的文化“网红”。期间,他率先报导了“五君子遇害”的新闻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鸣。

1931年春,由于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导致了中央和上海地下党都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于,我党最杰出的谍报人员“龙潭三杰”也被彻底曝光,上海和南京等地的各项工作都显得举步维艰。

在朋友的介绍下,袁殊结识了一位足以改变人生命运之人,这个人就是潘汉年。作为我党地下工作的领导人,潘汉年通过严密的考察后认定袁殊将会是一名优秀的谍报人员,遂推荐他加入了,成为了一名特科情报人员。

袁殊有一位表哥名叫贾伯涛,曾利用其父袁晓岚的关系才得以进入黄埔军校一期班学习。毕业后,此人先后任职于湖北和上海,逐步成为了手握实权之人。

为了报答袁晓岚当年的恩情,贾伯涛强力将表弟推荐给了上海市社会局局长吴醒亚。此人是陈果夫和陈立夫兄弟的嫡系,正秘密经营着一个精干派系组织,也算是中统的前身,袁殊就这样成功打入了中统。

加入中统后,袁殊的公开身份是新声通讯社记者,他有了更多的机会出入各种记者招待会和接触各种政商界人士。无意间,他竟然又被日本间谍瞄上了,驻沪日本副领事岩井英一招募其成为了日方的秘密情报人员。

从此开始,袁殊和岩井英一进行了情报的交换,互相交换对方政府的内幕消息。由于总能获取对日的情报,袁殊越来越得到了中统的器重,不断被吴醒亚委以重任,成为了中统的后起之秀。

袁殊会把国民政府和日本政府的最重要情报都传递给我党的地下组织,成功游走于三个角色之间,不由得令人啧啧称赞。到了1934年,他竟然得到了青帮的认可,还成为了青帮大佬曹幼珊的关门弟子,算是黄金荣和杜月笙的小师弟。

随着袁殊的水涨船高,军统的戴笠也向他投去了橄榄枝,吸纳为军统的情报人员。这下,他终于凑齐了党员、中统特务、日本特务、青帮弟子和军统特务这“五重身份”。

1935年,上海地下党出现了叛徒,袁殊的身份也被军统识破并遭到逮捕。为了保命,他不得已向军统和中统同时承认了自己的党员身份,还透露了几名低层联络员和几处废弃的联络点,此事成为了他一生的污点。

事后,组织上已经不再信任袁殊,还彻底掐断了与他的所有联系。四面楚歌之下,他只得接受了岩井中一的邀请,进入日本最高学府早稻田大学学习,假意成为了效忠天皇的谍报人员。

七七事变前,袁殊被日本军方派往了中国从事间谍工作。不过,他始终都没有忘记自己使命,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历经千辛万苦才重新与潘汉年同志取得了联系。

1937年8月13日,以中队对日本驻上海虹口基地发起进攻为标志,淞沪会战正式打响了。随后,代表国民政府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其中提到:

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不得不实行自卫以抵抗暴力。

不过,由于悬殊的武器装备和兵源质量,更由于执行了片面抗战的政策,中队以十倍于敌的数量都没有取胜。截止1937年11月12日夜,随着上海市区的全部陷落,惨烈的淞沪会战就此结束。

上海沦陷后,袁殊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借助自己的身份继续潜伏,还假意投靠了日伪势力。当时形势下,他再一次得到戴笠的重用,成为了日伪政府和国民政府都认可的双面间谍,屡屡为我党提供各方的重要情报。

1939年5月,为了保护袁殊的身份,戴笠专门在香港接见了他。不仅授予了少将的军衔,更任命他出任军统上海站的情报组长,同时还交给了一项绝密的任务。

回到上海后,袁殊立即开始着手进行这项绝密任务——刺杀李士群。不过,由于军统内部出现了叛徒,他不仅没有完成任务,还被李士群逮捕后关入了76号。

面对李士群的威逼利诱和软硬兼施,袁殊却反其道而行之,既没有投降变节,也没有死扛到底。他!居然豪横地威胁李士群,表明自己的身份是日本军部的情报人员。

经过向自己的日本主子请示,李士群只得释放了这个差点儿杀死自己的袁殊。不过,由于这次“被捕后释放事件”,他作为日本特务的身份已经曝光,被不明真相的国人痛骂为“卖”。

顶着各种骂名,袁殊默默承受着。甚至于,他还因为“效忠皇国”而被日方多次嘉奖,更亲自赴东京接受了日本天皇裕仁的接见。此后,他顺利进入了汪精卫政府担任中央执行委员兼宣传部副部长,成为了伪政府的高层政要。

抗战胜利后,袁殊被国民政府授予中将军衔,任命为军统第三站的站长。而私下,他却秘密变卖家资,将所有收入都交与上海地下党组织充作自己的特殊党费。之后,在组织的安排下悄悄离开上海,终于来到了心念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

到达延安后,袁殊毫无保留地向组织交代了这些年来的各种经历,顺利通过了甄别。之后,他开始撰写书面教材,将自己这些年来的工作经验和教训都悉数教给了年轻同志,为我党培养出了一大批的地下工作者。

直到此时,军统和中统才得知袁殊一直都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气急败坏之下,国民政府竟然不分青红皂白下发了“缉捕汉奸袁殊”的逮捕令。

解放战争期间,袁殊被组织调入华东局工作,继续从事谍报工作。等到北平和平解放后,李克农同志亲自将他调往情报总部工作,专门致力于进行日本投降前后的情报和历史研究工作。

1955年时,就在袁殊同志继续为新中国的情报事业贡献力量之时,备受争议的“潘汉年案”发生了。原来,我党在建国后查出了一批曾包庇和掩护分子的事件,其中的杨帆和胡均鹤等人均是潘汉年的下属。

受此影响,潘汉年也接受了组织的调查,被人告发曾在抗战期间被汪伪特务逮捕,并且受李士群和岩井英一的胁迫前往南京会见过汪精卫。这下问题严重了,因为他并没有向组织汇报过和报备过此事。

潘汉年的政治生涯结束后,从此开始了漫长的组织调查,甚至被质疑曾“叛变过革命”。期间,作为曾与之密切联系的战友和下级,袁殊的清白也遭到了质疑,甚至还被以“罪”逮捕入狱。

1975年5月,袁殊在服刑长达20年后终于刑满释放。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他又被转到湖北武昌大军山的一个农场进行思想反省和劳动改造,已经64岁的他终于有机会向组织写信进行申诉。

在那场大运动被终结后,袁殊第一次获准回家探亲,回到了已经阔别二十多年的北京。不过,他依然没有得到正式释放,也没有得到组织的最后结论,只是请假探亲而已。

回到北京后,袁殊才得知自己的妻子因为不堪忍受无休无止的批斗和怀疑而离家出走。他多次致信中组部并且亲自前往,请求党能重新对他进行审查和界定,在申诉材料中这样表示:

即使被烧成了灰烬,我的心也与在一起。

到了1980年1月,袁殊虽然还没有被正式平反,但组织上终于允许他离开农场回京居住。等到潘汉年同志被平反昭雪后,袁殊也终于被恢复了党员的身份和应有的待遇,不过精神状态已经有些紊乱,时常都会嚎啕大哭。

1987年11月14日,袁殊在北京意外骨折,由于救治不及时而引起了肺部的感染,不幸在309医院去世,享年76岁。至此,这位含冤二十多年的“红色特工”和“传奇特工”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总结起来四个字——“无怨有憾”。@文史不假

明楼的真实的身份,是掩藏在其它的身份之下的。他的身份,明面上是伪南京政府的高官,即掌上海市的金融经济业务,又是伪政府的特务头子(特务委员会“副主任”)。但其实,他还有重庆地下特工的职务,指挥军统上海站行动。但他最真实的身份,确是地下党的高级特工。他是真地下党员,假“三栖”特工。

明楼是四重间谍,开始确实看不明白他的真实身份,但到后来就很清楚了,他和阿诚都是。

已开始可能是的人,在姐姐的影响,后来成了的人。不知对不对?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作者|进思敏行 编辑|燕子

01

热播剧《叛逆者》中有一个特别有代表性的角色:军统上海站站长陈默群。

这个角色是本剧前半段最大的反派,被网友称为“拽王”,拽得很有资本。

资历上,黄埔5期学员,参加过北伐,年轻有为。早早被提拔成军统上海情报站一站之长,大权独揽。自己是个优秀人才,还爱才识才,培养了不少优秀后备特工。剧中主角林楠笙就是他选出并带回上海亲自带着开展工作的。

专业上,做情报工作,目光犀利、洞察秋毫,还异常狠辣加攻心,直接撬开我方重要情报员的嘴,令其叛变。还发觉我方卧底,放大招查,几次让我们处于被动状态,好几位同志折在他手里。

管理上,独断专行,所有站内工作一手抓,让其他管理者如副站长只能做助手,不解释,不沟通。嫉恶如仇,对上级裙带关系,不放行。对同级和下级的平庸、错误,严厉斥责,不留情面。

就是这样一个自视甚高,很拽,也有资本拽的人,一夜之间就叛变成了大叛徒,着实让人唏嘘。这里面自然有同僚的心机和算计,但和他工作完美主义,心态上只能赢不能输,只能升职不能降职有很大关系。

完美主义没有错,追求极致也没有错,但一旦结果不如人意,就破罐子破摔,是“拽王”陈默群人生和职业最大的转折点,最大的坑。

外因是诱导,他自己输不起更是最主要的原因。

02

因为输不起,他有点急功近利。

本来一开始抓到我方最重要的情报人员,从南京押回上海,陈默群是占据主导权的。还用攻心为上的手段,撬开了这个人的嘴,掌握了我方核心的情报。陈默群是占尽先机的。

但在我方卧底和敌后组织的默契配合下,这名叛徒被锄奸。陈默群失败了

陈默群选出的特工学校优秀特工林南笙在错综复杂的线索中,锁定了联络人女学生朱怡贞。陈默群派林南笙伪装身份去接近朱怡贞,准备打入我方内部。千钧一发之际,林楠笙暴露。陈默群再次失败。

军统抓住朱怡贞,采用了各种手段,但是朱怡贞没有开口。陈默群已经气急败坏。朱怡贞是富家小姐,她爸爸为了营救朱怡贞,利用我方卧底提供的情报,找到了陈默群的政敌,也是他的上级,出面营救朱怡贞,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只能无奈放人。

一向自视甚高的陈默群,已经被逼得不行不行的,迫切需要一场彻底的胜利。

这时,我方主动出击,算计了陈默群,让他以为我方在接头,其实是让他带着人撞见了上级和同僚合伙做生意的隐情。他也因为工作上多次冒进而无功而返,被撤职,干了一个明升暗降的闲职,一干就是好几年。

很多网友评价说:陈默群这样一个专业如此过硬的敌人,怎么在最后智商突然短路,不加分析考量,就一头钻入陷阱呢?

我觉得有前面一系列的铺垫,犯这种低级错误,是非常正常的。

很多人工作中也是这样,因为必须要成功,根本没想过失败后怎么办,更没有PLAN B, 所以陷入了偏执。对屡次失败采取的手段,不是冷静复盘,而是急功近利地蛮干,被有心人利用,不栽跟头才怪。

03

因为输不起,他畏惧从头再来

即使是我方卧底,也不认为陈默群会轻易向日本人投敌叛变,即使有人算计他。因为他是一个骄傲的人,自视甚高。

多年做一个培训特工的闲职,陈默群忽然有了一次重回上海一线建功立业的机会,做的职位还比原来上海站站长要高。他曾经的下属算计过他,怕他回来报复,就把他的行踪透露给日本宪兵,导致他人一下船,就被请进了日本特高科。

这个下属还特意提前透露一个军统已经撤退的联络站,让日本人去捣毁,制造了陈默群已经叛变的假象。

陈默群在特高科呆了一夜,安然无恙出来。但军统对他的绞杀令已经下来,他别无选择。

他的得意门生林南笙一再劝他,回去说清楚,没做过的事,是可以说清的。他对着林南笙发出了致命一问:你一个小小的行动队队长,能承诺我什么?

曾经想着机会来了,可以再次升职,大有作为,如今却被摆了一道。回去,不仅曾经看不上的闲职不保,还有可能一撸到底,职业生涯从头再来。

于是陈默群重入日本特高科,这一次,他主动叛变了。

很多人不能理解这种一夜之间的改变,演陈默群的演员王阳说:挺正常的,他就是这样一个追求极致的人。

他的叛变在军统历史上有历史原型,大家有没有觉得日常工作中,也有这样的人呢?

在我们公司,新入职的年轻人一开始都积极上进,想着快速升职加薪。但是经过几次表现,升职不仅没有那么快,反而被继续留在基层锻炼,往往心灰意冷,成了习得性无助,甚至破罐子破摔。

有些曾经达到某些高度的人,要他从头再来,他视为污点,敏感不甘心,就成了像陈默群这样的投机主义者,正道不走,准备找机会走捷径了。

04

网络上有一句话说:之前听人说人生是起起落落,自己经历才知道人生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

对于完美主义者而言,好看的衣服上有一个泥点,别人发现不了,他们都能难受好久,何况人生落了一次,再落一次,再落好多次呢?

可是在剧中肉眼可见的陈默群经历,自从叛变,先想着回头,后想着苟活,曾完美优秀很拽的他,成了丧家之犬,最终还是死在了乱枪之下。

对我们的启发就是,完美真的不只是一个标准,不要太过极致了,害人害己,容易误入歧途。跳出完美主义的坑,就要学着对不完美的情况平常心。

首先,目标进展不顺的时候,不该太冒进,最是复盘的时候。

《思考,快与慢》中,大家讨论一个项目都很乐观,觉得2年能完成,可是事实开展起来,竟然经历了6年+。此外,人生有的目标非达到不可,但绝对是少数。正如周杰伦《稻香》中唱的:追不到的梦换个梦不就得了。

其次,付出不抵所得,不该总执着,应该放大格局去看。

罗翔老师曾说:人生最大的确定性是不确定。觉得付出所得不成比例可以理解,但不确定下的结果难道只能逃避和拒绝吗?恐怕逃避和拒绝才是把问题扩大化、越发被问题所累了吧。

最终,接受自己普通,是每一个人的重要人生课题。

马伯庸说:人会经历一个认识到父母是普通人、自己是普通人、孩子也是普通人的过程。人活一百岁,常常有一千岁的忧愁。越是优秀的人,可能越无法与普通和谐相处。

可所有人都会归于普通,悦纳这个事实,才不会陷入偏执。

希望我们不要像陈默群这样,掉入了完美主义的大坑,万劫不复,空留遗恨。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