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央电视台 > CCTV第一剧场在线直播

如何坐地铁第一次(如何乘坐地铁详细步骤)

发布时间:2022-06-16 17:00:31   作者:及時行樂   来源:网络   我要投稿

如何坐地铁第一次(如何乘坐地铁详细步骤)

活动中,杭港地铁工作人员通过PPT展示,向社区居民讲解杭港地铁的票价政策、地铁购票、进站、乘坐等相关知识并播放了相关视频,倡导居民们养成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好习惯。

“安全检查是进站乘车时极为重要的一步,每个人都要过安检,易燃易爆物品不可以带上地铁,既要保证自身安全,也要共同维护公众秩序的安全”。

如何乘坐高铁(大一新生怎么买学生票)新生入学季,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大一新生可以使用录取通知书买火车票。怎么操作?一起来了解。入学新生可通过铁路12306网站或手机客户端购买学生票,在添加乘车人时将旅客类型选为

“站台门上的警示灯闪铃响时,就千万不要抢着上车了,在站台稍微等几分钟又有一趟车。同时在等车过程中,不要倚靠安全门哦!”。

社区居民对宣传内容很有兴趣,认真聆听,积极参与,纷纷表示在未来的出行中会文明出行。宣讲过程中还穿插了“有奖互动问答”环节,现场观众纷纷举手抢答,现场很热闹。

这场宣讲活动,让社区居民们对杭港地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更多乘坐地铁的小知识,还收到了杭港地铁的纪念品,大家都觉得非常开心。

扫“场所码”或“数字哨兵”

已经成为市民

进入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的“标配”

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和小孩

如何顺利“扫码通行”?

记者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了解到,考虑到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无法通过扫“场所码”进行健康核验的情况,目前提供了纸质离线“随申码”加身份证的方案,用于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出行健康核验凭证和场所登记,对于部署“数字哨兵”的场所,可通过刷实体身份证一次完成健康核验和场所登记。

如何申领离线“随申码”?

如何使用离线“随申码”在公共场所通行?

记者梳理了一些市民关心的问题

请上海市大数据中心进行了解答

问:哪些人可以申领离线“随申码”?

答: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本市户籍持证残疾人可以申领。

问:符合条件的人群如何申领离线“随申码”?

答:符合条件的市民可凭身份证、“随申码”、亲属“随申码”中的一个,至各区行政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以及部分提供“一网通办”自助服务终端的银行线下网点,在自助终端机自行申领并打印即可。

问:老年人等群体行动不便,无法前往线下网点办理,可以由他人代领吗?

答:如不方便本人申领,也可委托他人代领,由受委托人携带申领人的身份证代为办理。

问:一定要去线下的网点或自助终端机才能申领离线“随申码”吗?能否自行在家中打印?

答:目前仍须在各区行政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以及部分提供“一网通办”自助服务终端的银行线下网点进行办理。线上申请服务目前正在开发过程中,即将上线,上线后符合条件的市民可以在家自行线上申领并打印。

问:离线“随申码”是否有有效期?

答:离线“随申码”有效期为180天,过期失效,需重新领取。已制发的有效期内的老版离线“随申码”依然有效。

问:在部署了“场所码”或“数字哨兵”的公共场所,如何使用离线“随申码”通行?

答:持有离线“随申码”的市民,在单独出行时,需随身携带实体身份证+纸质离线“随申码”。

在已部署“数字哨兵”的场所,可以通过“数字哨兵”设备刷身份证通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字哨兵”不支持刷离线“随申码”。刷身份证后,“数字哨兵”设备从后台实时获取健康核验数据,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并自动完成信息登记。

而在未部署“数字哨兵”的场所,可以出示本人身份证和纸质离线“随申码”,由公共场所或居民小区保安、工作人员用“随申办”中的“扫一扫”功能,扫市民的纸质离线“随申码”核验健康状况,并手工登记人员信息后通行。

问:老人、小孩和家人一同出行时,能不能由家人出示“亲属随申码”通行?

答:当有家人陪伴出行时,老人、未成年人等群体也可使用“亲属随申码”通行。

在已部署“数字哨兵”的场所,家人可通过手机调取已申请的“亲属随申码”,在“数字哨兵”相应区域扫“亲属随申码”验证后通行。陪同出行的家人,请提前在本人“随申办”的“亲属随申码”页面确认已申领“亲属随申码”。

在未部署“数字哨兵”的场所,由家人出示“亲属随申码”,公共场所或居民小区保安、工作人员查验“亲属随申码”,并手工登记人员信息后通行。

问:如何申领“亲属随申码”?

答:在本人随申码页面点击“亲属随申码”进入申领页面,提交相关材料为亲属申领。

问:哪些人可以申领“亲属随申码”?

答:目前,“亲属随申码”支持本市及外省市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含60周岁)及无法独立申请“随申码”的特殊人群。

问:老人乘坐公交、地铁时,没有智能手机如何查验通行?

答:针对老人外出乘坐公交地铁的需求,市大数据中心正积极配合交通委、交通卡公司研究解决方案。目前,交通卡公司已启动交通卡持有人信息关联绑定、查验纸质核酸阴性证明等方式,为老年群体提供交通出行方案。

漫画版攻略

上海地铁“Metro大都会”APP今起试点“一码通行”

过地铁安检要验场所码,过闸机是否又要换个APP扫乘车码?今天,上海地铁在运营的3、6、10、16号线站点中,率先推出“一码通行”功能试点。使用最新版的“Metro大都会”APP,就可以一屏展示“核酸检测”+“健康码”状态,验码通过后直接扫这个码进站,既不用换APP,也不用扫地铁车站的“场所码”,就能自动完成信息上传并形成溯源。

自5月22日上海地铁逐步恢复运营以来,按照上海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乘客要先在站外扫好本站“场所码”,过闸前向工作人员展示“健康码”信息、核酸检测信息。在满足防疫要求后,才能扫乘车码或刷卡过闸乘坐地铁,整个过程比较繁琐。

为了解决这个痛点,上海地铁和市有关单位合作,打通防疫数据交互通道,利用技术手段升级“Metro大都会”APP。现在,使用最新版(版本号2.4.31)“Metro大都会”APP的“一码通行”功能,乘客就可以用“同一个码”实现防疫信息展示、扫码过闸进站,既满足地铁的防疫要求,也节约过闸时间。据了解,“Metro大都会”APP为保证乘客个人隐私,仅在得到用户实名认证并授权后才会关联其相关防疫健康信息,且信息数据仅做展示,不在本地保留数据。

上海地铁提醒乘客,购买单程票、使用实体交通卡等方式进站的乘客,仍需按照扫“场所码”—亮码核验—进站乘车的方式乘坐上海地铁。

因特殊原因无法扫描“场所码”的乘客,可通过同行人亲属健康码、随申办小程序—老幼核酸助查(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60周岁以上老人)、持有的48小时内(5月30日至31日)或72小时内(6月1日零时起)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异地报告、纸质报告均可)进行核验;也可出示本人身份证和纸质离线“随申码”,由工作人员用手机“随申办”扫一扫离线“随申码”核验健康状态。持保通卡和实名关联交通卡的乘客,可直接刷卡进站乘车,其他未扫码乘客均需登记信息后方可进站。

使用一日票和三日票的用户,可使用“Metro大都会”APP乘车码页面过安检后,再切换一日票和三日票过闸,也可扫“场所码”核验后进站乘车。“Metro大都会”APP同行票不支持授权防疫健康信息乘车,使用同行票的乘客需扫“场所码”核验后进站乘车。

如何使用“一码通行”功能

1、下载软件并升级至最新版

可扫下图二维码下载“Metro大都会”APP(安卓系统版本已更新,苹果系统版本正在审核中)。

此前已下载的用户,需将“Metro大都会”APP更新至最新版本(版本号2.4.31)。

2、如何实名认证授权

已注册用户在扫码页面会显示“授权”提示,点击“确认授权”后,即可在扫码页面看到相关防疫信息。

新用户在完成注册后,可在扫码页面进行“授权”。如用户决定暂时不予授权,则显示防疫健康信息暂无数据,乘客需按照地铁防疫要求扫“场所码”并核验通过后方可进站。

3、核验防疫健康信息

乘客获得防疫健康信息后,向车站工作人员出示“扫码页”一屏显示的界面信息。如符合防疫要求相关规定(体温正常、随申码为绿码、5月30日至31日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6月1日零时起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可扫码进站,无需再扫“场所码”和切换乘车码。

4、扫码进站

待验码完成后,乘客就可以直接用这个码扫闸机后进站,“场所码”相关信息已经通过扫码过闸的行为完成。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