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江苏电视台 > 宜兴生活在线直播

建设秀美宜兴 实现绿色崛起

发布时间:2014-08-25 23:31:33   作者:管理员   来源:直播好站网   我要投稿

宜兴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沪宁杭几何中心,是闻名中外的中国陶都、教授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三山二水五分田",河湖密布纵横,山体连绵起伏,山、水、城、乡融为一体,自然禀赋优越,风光秀甲江南.近年来,宜兴市委市政府把生态宜居作为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导向,在理念上、政策上、体制上不断探索创新,着力恢复生态秀美本底、构筑生态文明高地,实现了从环境换取增长—环境优化增长—发展提升环境的战略转型,走出了一条生态觉醒、生态赶超、生态领先的科学发展道路.如今,秀美的山水、明净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宜居的生态,已经成为宜兴人民最引以为豪的品牌和财富,成为堪当示范、潜力无限的生态文明建设优势.

一、从碎片式整治到系统性修复,宜兴的生态环境在重整山河中恢复秀美本底

宜兴是苏南地区最大的农业县市,自然生态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宜兴是文化氛围浓厚的历史名城,艺术之美与山水之灵交相互动,形成了宜兴人热爱自然、珍惜生态的朴素情结.但宜兴也曾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考量中一度迷失,家家点火、村村冒烟,开山采石、满目疮痍,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号角的吹响,宜兴上下很快觉醒,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新宜兴"的发展目标,对生态环境实施了从山体到水体、从城市到农村、从地上到地下等一系列系统性修复保护,在重整山河中再现了生态宜兴的绿色秀美.

1、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施最彻底的劣质产业淘汰计划.环境保护的核心是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权衡.淘汰环境不友好产业,就意味着要牺牲一部分既得利益和眼前利益.但从世纪之交开始,宜兴发展的天平开始向生态倾斜,逐步实践"环境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认真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并把淘汰劣质产业、落后产能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擦除不科学发展痕迹的重要抓手.2003年,宜兴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的原则,综合采用经济刺激、行政推动等手段,开展了宜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矿山禁采和山区绿化美化工作,先后关停矿山宕口600多个,山区生态环境在2-3年内实现了根本扭转.同时,大力实施工业窑炉、建材、化工三大行业专项整治,三年内关停倒烟窑企业近300家,拆除燃煤型窑体近400座、烟囱600多支,关停400多家轧石、石灰窑企业,基本完成建材行业整治任务.2007年太湖水质危机爆发后,宜兴全面加快劣质产业、落后产能淘汰进度,大力实施"劣质产业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关停化工企业575家、琉璃瓦企业404家、铸造企业65家,拆除冲天炉90台,所有"三高两低"企业和高危企业全部退出宜兴,从源头上杜绝了生产发展带来的绝大部分污染行为."十一五"以来,宜兴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33.3%,COD、SO2排放量累计削减38.7%、43.9%.

2、以系统整治的理念,实施最长效的环境治理工程.针对环境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从"十五"初起,宜兴环境治理开始从应急性、行业性整治向系统治理、整体修复的方向转变,措施越来越系统,力度越来越大,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了全市环境面貌、人居环境的彻底改观.一方面,积极开展生态创建,引领环境治理.2003年3月,宜兴开始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生态示范区,于2006年5月和12月分别通过国家级考核.2006年11月,宜兴紧接着创建国家生态市,并于2009年12月通过考核验收.持续高压、自断后路式的创建活动,有力统一了全市上下的思想和行动,方方面面的创建指标也大大提升了宜兴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理念思路,开辟了宜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另一方面,连续推出环保工程,实施综合治理.2006年起,围绕生态宜兴的目标,宜兴计划投入30亿元,在全市域实施绿色、宜居、节约、碧水、蓝天、保障六大环保工程.2010年,为加快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率先跨越,宜兴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及"三年行动纲要(2011-2013年)",统筹实施水源地保护、"清水流域"、民生环保等"十大示范工程".今年,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宜兴再次推出环境综合治理、环境扩容增量、环保机制创新、民生环保服务、环保能力建设等五大工程,为争做"美丽中国"示范区创造前提.一系列递进式、针对性的环境治理工程,涵盖了产业、环境、宜居、行为、文化、制度等方面,稳固并优化了宜兴山青、水秀、城美的宜居形态.目前,宜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始终保持在95以上,安全供水率、林木覆盖率、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分别达到100%、28.3%、95%,主要生态指标始终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3、以城乡统筹的思路,实施最全面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统筹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而宜兴则把城乡统筹的重心放在了生态建设、人居环境的一体化上.在以往"爱卫月"活动的基础上,从2006年开始,宜兴开始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程为抓手,每年开展两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月"活动,全市14个镇全部建成全国环境优美镇.2010年,利用被列为全国首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的契机,宜兴又先后在太湖渎边地区和水源地保护区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形成了一批农村环境建设亮点.2011年,宜兴在全省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通过政府奖补、社会赞助、群众参与等形式,探索形成了产业带动型、旅游服务型、文化保护型、水乡风情型、山村风貌型、田园风光型等六种村庄环境整治类型,为此,全省城乡建设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专门把宜兴作为观摩现场.2012年,围绕建设全省最美丽乡村的目标,宜兴把环境整治行动扩大到全市所有自然村,推动村庄环境由点上优化向面上提升转变.截至目前,已经完成3200多个村庄的整治任务,完成率达到96.4%,建成省三星级康居乡村155个.在整治过程中,宜兴率先在全省县级市中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体系,因地制宜建设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了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建设管理等城乡公用事业的一体化,每村每年用于环境管护的刚性支出达30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苏南最好的生态在宜兴、宜兴最好的生态在农村".

二、从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宜兴的生态意识在艰难抉择中实现全面升华

在生态意识上,宜兴早在本世纪初就提出了"环境立市、生态立市"的发展理念,在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本地发展与全局担当、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艰难取舍中,不断深化对生态建设的认识.太湖水质危机爆发后,宜兴全市上下更加警醒、忧急,开始以更强的决心、非常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突破环境治理的常态速度、县级城市的常规标准、转型发展的常用模式,在太湖水污染防治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上创新示范,真正体现出了宝贵的生态自觉,实现了生态意识的率先飞跃.

一方面,在太湖治理中敢为先锋、勇挑重担,不因流域性问题而推卸责任.对太湖治理的态度和担当,是检验流域地区生态意识是否自觉的重要标准.宜兴地处太湖上游、流域下游,自古就是"洪水走廊",承受着巨大的外源型污染压力.太湖水质危机后,宜兴第一时间表明了"处于治太第一线,宜兴责无旁贷,必须是生态示范区、先行区"的态度.为此,宜兴积极调整财政投向,削减部分交通、城建项目,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重点倾斜,同时,立足自身,尽最大努力承担流域责任,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组建太湖办,首创"河长制"、"片长制"管理工作机制,主动联合上游地区开展以控源、截污、清淤、修复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把治太工作推向了一个全新阶段.目前,宜兴水环境质量指数全面达标,饮用水源、11个小康断面、42个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连续五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以及"入湖水质好于入境水质、当年水质好于往年水质",为重现太湖碧波美景作出了积极贡献.

另一方面,在环保基础设施上着眼长远、舍得投入,不因县级市能级而拉低标杆.2007年左右,正是宜兴城市化进程的全面加速期、投资黄金期,要把巨大的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地下工程,短期内的经济收益势必受到很大影响.但宜兴坚持把生态投入作为最有价值、最利长远的投入,按照一次投入、一步到位的要求,在环境基础设施上不惜代价,高标准规划设计了污水、供水、燃气、垃圾收运等基础设施网络,先后投入近20亿元用于饮用水源地保护和供水管网建设,全市107万居民全部喝上优质、安全的Ⅰ类水;专门成立公用事业管理局,对全市环境基础设施实行统一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11座、污水管网1300多公里,建成覆盖城乡、直达用户的天然气管网体系,城区和集镇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6%和86%,城镇垃圾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先后建成4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省内率先开展PM2.5自动监测,重点企业全部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形成了全天候、全覆盖的环境监测网络;同时,积极与国内外有实力的市场主体进行战略合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多方参与、多元投入的生动局面.2007年以来,宜兴累计投入资金70多亿元用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占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40%,构建了覆盖全市、全省一流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从根本上奠定了宜兴生态赶超战略的物质基础.

三、从环境换取增长到生态优化增长,宜兴的生态战略在跨越赶超中展现科学发展现实模样

随着生态与发展步入良性互动轨道,宜兴的生态意识逐渐超越了环境治理、生态建设的范畴,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2010年7月,宜兴第一次提出要坚持以生态宜居为核心价值,把生态环境作为宜兴最大的优势,作为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市民诗意栖居的重要内涵,以此推动宜兴发展从拼资源、拼区位、拼政策向依靠生态、科技和人才转变.

1、以生态自觉引领地区发展战略.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到"有了青山绿水,才有金山银山",再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生动演绎了宜兴生态战略的演变历程.2006年,宜兴各级认识到"宜兴拥有发达地区不具备的生态资源优势,这是宜兴最大的比较优势",提出要"使生态资源成为凝聚民心的向心力、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富裕一方的推动力".太湖水质危机后,宜兴进一步提出"生态优势是宜兴最大的后发优势",要加快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循环经济.2010年7月,宜兴明确了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以构建宜居型生态为核心价值和突破口,构筑产业、城市、生态"金三边"互动发展新构架,全面建设全省科学发展新亮点.2011年6月,在宜兴十二次党代会上,又进一步提出推进产业、城市、生态、文化"四位一体"建设,率先走出一条绿色崛起、生态赶超之路,致力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党的召开后,宜兴继续完善自身发展战略,坚持"生态文明是发展的最高境界、生态优势是最大的后发优势、生态建设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的理念,全力打造"美丽中国示范区"、"苏南现代化建设特色版".生态战略的一再强化,真正把生态理念融入了宜兴干群的意识深处,化为了地区发展的特殊基因,为宜兴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十一五"以来,宜兴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9%、23.7%,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跃升至第4位.

2、以生态要求规划空间布局.宜兴是苏南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各板块自然环境、产业基础、发展阶段存在较大差异.为此,宜兴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建设功能布局最优的城市为目标,规划形成"一圈三带"的空间构架:在市域外围构筑"生态保护圈",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对水体、山体等自然生态的保护,形成绿色屏障,在市域内核由北向南形成"产业集聚带"(打造最具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城市生活带"(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和"生态旅游开发带"(着力整合资源,打造整体景区,形成大旅游板块),以此优化调整城乡空间布局,并通过规划的形式固化了这一发展格局,为宜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的规划保障.

3、以生态理念重构产业体系.在处理发展和环境问题上,宜兴牢固树立"有什么样的产业,就会有什么样的环境面貌,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质态"的理念,全力构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三足鼎立"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实施最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坚决做到"四个一律不批",即:新办化工企业一律不批,有氮磷排放和污水不能接管的项目一律不批,超出区域环境容量的项目一律不批,不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十一五"以来,宜兴8195多个建设项目的环评率和环保"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有237个项目被环保部门"一票否决",其中包括一个总投资达80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另一方面,执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把土地作为最宝贵的发展资源,严格执行出让土地招拍挂、最低保护价等制度,对总投资1亿元以下的一般工业项目,全部采用"只供房、不供地"模式.目前,宜兴工业亩均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分别比"十一五"初提高了60%、70%,土地开发强度在22%左右,远低于苏南地区30%的平均水平.一流的生态环境、空间优势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去年,宜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3074亿元,其中新兴产业占比达53.5%,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49.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1%,游客接待人数达1425万人次.特别是随着宁杭高铁的开通,宜兴加速融入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生态优势更加彰显,目前,高铁宜兴站日均客流超过6000人次,是宁杭高铁沿线县级市中客流量最大的车站.

四、从运动式治理到制度性保障,宜兴的生态建设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城市风尚

多年的生态建设实践,不仅改变了宜兴的生态环境面貌,也改变了宜兴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形成全覆盖、高标准的生态保护体系后,宜兴及时转变生态文明建设重心,把生态宜居上升到市民的基本权益,注重生态权益的保障和生态文化、制度的构建,让生态原则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规则,成为不言而喻、自觉主动的城市风尚,步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

1、积极实施民生环保.生态是最公平的福利,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宜兴各级积极回应市民"既要生活小康、更要身体健康"的需求,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执政为民的最大实事,作为全民共享的最大福祉,作为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在突击性的环境治理走向常态后,2010年6月宜兴率先提出"民生环保",把群众呼声作为环境保护的行动指南,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生态、不宜居的水、气、声、视觉等问题,一点一点优化城乡居民的人居环境.三年来,宜兴针对废气、烟尘粉尘、噪声等问题,先后锁定水泥磨粉、排蜡窑等行业,不遗余力开展专项治理,累计整治粉磨企业25家、碳酸钙企业23家、瓷件企业300多家,关停蓄电池企业30家,市民对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达99%以上,始终位居全省前两位,多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据"2013中国生态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宜兴位列中国"十城市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排行榜"第一名.

2、不断完善生态制度.建章立制既是宜兴生态建设的重要经验,也是巩固和深化生态文明成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为强化生态优先、科学发展的导向,宜兴建立了干部选拔环保一票否决制、绿色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和地区分类考核制度,探索试点市内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在乡镇综合考评中把环保的分值从4分提高到25分,成为了最重要的权重指标之一;建立健全节能减排保证金制度,创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模式,并专门出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奖励意见》,对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水环境综合治理、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等工作进行奖励;创新环境监察工作制度,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设立环境监察局,建立高位执法机制,形成环保牵头,供电、供水、供气等多方配合的跟进执法机制,打造了环保执法的"宜兴模式";同时,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和企业排污许可证制度,切实实行企业环境行为等级评估制度.此外,主动构建区域环境协作机制,主动与溧阳、金坛、武进等上游地区建立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强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3、着力涵养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润物无声,但却是宜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武器.近年来,宜兴在城区修建了一大批休闲广场、亲水平台、城市公园、国家级景区,在每个村修建了融生态、休闲、锻炼、文化于一体的乡村公园,在山区修建了高等级公路、绿道系统等交通设施,让市民可以随时随地亲近绿色、享受生态,在日常生活中强化了生态文化自觉.同时,把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确定为宜兴的"宜居日",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用水、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使生态文化成为公众的生活时尚、保护环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2012年,宜兴在各级设立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整合社会力量开展对生态文明建设普遍性、特色性、创新性问题的深度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造浓以人为本、生态为先的社会氛围.目前,宜兴216个行政村中无锡市级以上生态村有201个,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占比接近90%,有宜兴特色、有群众实践的生态文化正在加速形成.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宜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有理性的计算,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和现实可能,循序渐进深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更有理想的追求,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敢于突破、勇于示范,充分把握住方方面面的平衡,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发展与环境、当前与长远的和谐.这种均衡和谐的社会发展理念,正在推动宜兴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生态、最宜人居、最有特色的城市,也将有力引领宜兴快步迈向生态文明的美好未来.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标签: 建设   实现   宜兴   崛起   秀美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