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站长资源综合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引擎 > “赔本赚吆喝”后劲不足 团购规模向左盈利往右

“赔本赚吆喝”后劲不足 团购规模向左盈利往右

时间:2012-10-27 20:59:28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日,又一家团购网站24券团购网暂停营业。此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团购网站减少近2000家。造成这一商业模式快热快消的根本原因何在?

  为此,记者对话了团800联合创始人胡琛和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团购市场研究员吴雪飞。

  谢飞君

  “赔本赚吆喝”后劲不足

  在吴雪飞看来,团购网站数量的下降从去年7月就开始了。其中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今年3月份开始,工商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政策,让一些无证的团购网站率先关停;其次是数量庞大的团购网站之间激烈的竞争,在同质化、低价竞争中,中小团购网站被淘汰出局;此外风投的跟进和撤离对国内团购网站影响巨大。一开始国内团购是复制了美国Groupon(高朋网)的模式,高朋在美国的成功让风投认为这是一片蓝海,国内团购队伍迅速扩大,但随着groupon业绩的下滑,资本不断退出,国内的团购行业也随之面临快速洗牌。

  胡琛给出的解释则更为直观。从根本上说,团购需要调动本地商户的兴趣,但各地商户的数量是有限的,他们大多与多家团购网站同时合作,这导致团购网站无法“推陈出新”;与此同时,消费者团购习惯在过去几年已经发生了改变,从计划型购买转为“按需团购”;此外,团购网站间的竞争压力,国内外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在美国,G(Groupon)和L(LivingSocial)两家独大,占据了百分之八九十的市场份额,而在中国,到现在还有近3000家团购网站“挤”在一起,过度竞争使他们陷入“囚徒困境”为了吸引商户合作,团购网站在利润分成中拿很少的钱甚至不拿钱。很多团购网站的毛利率非常低,赔本赚吆喝,时间一长,资金不够充足的网站就败下阵来。

  团购规模向左,盈利往右

  作为长期关注团购行业的专业人士,两位被采访者都表示,目前近3000家的团购网站数量还是远远高出市场饱和的数据。吴雪飞称,现在国内团购市场的格局还不明朗,团购网站的综合实力和经营状况并不稳定。那么,步入到下一个更为稳定的时期,还要多长时间?胡琛分析,这会有一个“中国特色”的时间点,跟中国人的年关心态有关,也就是说,团购网站数量的再一次缩减具体可以看这个年怎么过。

  胡琛同时表示,目前国内大型的团购网站已经朝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部分是规模优先,策略是先赚人气再盈利,主要是那些排名靠前的综合类团购网站;另一部分则是盈利优先,试图通过稳扎稳打的方式逐步赢得市场。而被报道屡屡提及的“做细分市场”的倡议,在胡琛看来却并不是每个门类都能尝试。比如,如果有网站决定专门做餐饮或KTV市场,从理论上说没有问题,但具体操作中,如果综合类的团购网站对商户表示能有更大的利润,那么商户肯定会被抢走。所以专业化、细分化的道路只适合个别门类,譬如旅游和婚纱写真。前者是由机票、酒店的渠道决定的,后者则因毛利相对较高,且利润可以在其他影集制作方面收回。

  持久战,拼完服务拼技术

  团购经历几次大的洗牌后,排名前十的“高手”相对已经固定,目前存活下来的团购网站的生存之道是否有共通之处?电子商务中心的报告指出,在服务品类稍显同质化的中国团购行业,售后服务往往会改变用户对于团购网站的选择。现在不少网站已经明确了这一点,像糯米、美团等推出的“先行赔付”、“假一赔一”和“七天退”、“随时退”等,都是在努力跟进后期服务。

  由于洗牌后的团购网站数量依旧庞大,我们不禁要问,这些相对而言较大的团购网站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在哪里?胡琛指出了两点:一是团购网站的毛利率必须提高。事实上,团购的平均折扣在不知不觉中也有所提高,已经从去年的3.6折提高到今年的4.0折,电影票则从20元一张的平均价格提高到30多元一张。其次,是技术的革新。随着消费者面对团购日渐理性,团购用户必须快速捕捉消费者的消费场景。因为有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用户购买团购的交易平台已经从PC端迁移到了手机上。但根据团800的最新数据显示,拥有手机客户端并支持手机购买的团购网站也不过10家左右,往往是那些资金雄厚的企业才做得到。

分享到:

阅读此篇文章的网友还阅读了: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