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江苏电视台 > 南京新闻综合在线直播

打小人口诀(打小人的办法)

发布时间:2022-06-03 17:58:34   作者:横行天下   来源:网友上传   我要投稿

打小人口诀(打小人的办法)

前几天居然看到一则香港市民在美国驻香港领事馆门前“打小人”的视频,说真的,挺无语的,貌似他们那边真的挺喜欢打小人的举动,还有粤语版的打小人口诀话术,念出来朗朗上口,好半天不带重复的,那么打小人的口诀是怎样的?打小人会被反噬吗?
 
 
 
打小人的口诀是怎样的,
 

 
打小人的口诀比较正宗的就是粤语版本的,像是这样的
 
打你个小人头,等你有气冇顶唞,日日去撼头;
打你个小人面,等你全家中,成世都犯贱;
打你个小人眼,等你成世都撞版,日日被人斩;
打你个小人耳,等你日日疴烂屎,抆屎用手指……
 
 
 
反正就是针对这个“小人”的五官,手脚,身体部位,逐一击打,边打还要边念叨着诅咒他的话语。
 
 
 
普通话就没有这样讲究和正规了,就是比较平常的咒骂两句了事,大都也是打到那个部位,该“小人”就对应的这个部位疼痛生病,受到诅咒,影响健康,阻碍运势,走哪儿都倒霉,吃啥啥没有,干啥啥不行,让“小人”受到折磨。
 
打小人会被反噬吗?
 
 
 
打小人一般是不会受到反噬的,这东西说实话,除开那几个特定地区,压根就不会有人相信,纯属迷信行为,何谈反噬啥的,也就是一个心理影响。
 
 
 
被打的小人如果真的是个小人,做了亏心事的他,必然是会众叛亲离的,渐渐的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小人,又加上打小人这么一指名道姓,亲朋好友更是疏远此人,那么“小人”就真的被“打”到了,这种打小人,端的是惩恶,就算是科学推算,也不会有什么反噬。
 
 
 
而更多数时候,被打的“小人”是不受啥影响的,打小人的行为,也就是自我安慰一番罢了,抚慰了被小人伤害的受伤心灵,非但没有反噬,这样发泄一通,应该还会身心愉悦呢吧。

对付小人没有任何有效方法,就像对待艾滋一样,只有防!

小人是怎样炼成的?首先,得有种子。其次,得有环境。其三,得具备小人潜质。小人的长辈里,至少有一个小人。小人必须在无赖无序的环境中长大,自身必须具备做小人的潜能。

小人唯利是图,唯我独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第一,缺乏人性,没有人味。第二,不按套路出牌,出其不意。第三,善于下套,善施诡计。第四,只要利益,不要脸皮。第五,心狠手毒,下手残忍。第六,充分利用别人的善良,公然作孽。第七,见风使舵,转向灵活。第八,反向思维,钻正常人思维的空子。第九,怀揣害人之心,不分长幼之序。第十,手段卑鄙,不计后果。

由于小人套路诡异,思维奇特,逆向而行,可谓防不胜防。如果谁能对付得了小人,谁就已经锤炼成为一个合格的小人!

对付小人的唯一方法就是躲!

遇上小人不要跟他过招,躲得越远越好,否则,最易弄得身败名裂。给小人腾开空间,让小人互相撕杀,适当时机下山,坐收渔翁之利!

答:加倍努力,强大自己,让小人遥不可及!

1、小人既不会嫉妒弱于他的人,更不可能嫉妒遥遥领先的超优者!

2、您有许多优势,是小人无法超越,所以他只能用毒舌来平衡自卑又肮脏的心态。

3、感谢小人,让您更加努力

4、警惕传话者,有传过来一定会传回去。

5、记得对传话者说:“谢谢您的好意,更谢谢他在百忙之中牵挂着我,为我操心,浪费了他(她)许多宝贵时间,真过意不去!”

6、从此以后您要下决心更加发奋,不断优秀自己,当您飞得更高时,小人只能望尘莫及,乖乖地设法去捕捉下一个略高于他的“猎物”!

所谓小人,就是永远在算计别人,占了便宜还拿来卖乖的人。

院子里有户人家家里开了几桌麻将,开始我去他家玩,后来听他给我说谁家男人咋的,谁家女人不正经,谁谁怎么了…吓我一跳,因为这几个人都是原来在他这打牌,后来去隔壁玩的麻友。

听着头皮发麻啊,如果我那天不来他家玩,那我会是什么?

这样的小人,远离但不能得罪,君子在乎德行,面子。小人只顾一己之利,不顾因果报应。做事下流不讲道德,不顾脸面,无理可讲。

撕破脸会不计后果的造谣诽谤,空穴来风。那天用着你,又会恬不知耻的来找你,小人就是牛皮糖,不是你想甩就甩掉的。

生活里尽量做到远小人,近君子。问题是君子偶而也有小人之计。一定时间小人也有君子之范。

总之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敬而远之,小人特性,妖言惑众,两面三刀,贪得无厌,厚颜无耻,六亲不认,挑拨离间,载脏陷害,过河拆桥,落井下石,幸灾乐祸,制造谣言,不择手段,卑鄙下流,龌龊阴暗,满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小人做事无底线,远离真小人!

遭遇过几次小人,从刚入社会遭遇小人时的愤恨,到目前心如止水,不知是妥协了还是成长了。曾经是个敢爱敢恨的愣头青,遇到不平一定要争个清楚明白,社会确实是个大讲堂,我慢慢从里面领悟到了一个道理,没有什么是一定正确的,也没有什么是一定错误的,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你觉得它是错的,不过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在我看来,有些人处理问题比较有分寸,有尺度,而有些人行事比较情绪化,较极端。

所以所谓遇“小人”,不过就是遇到性格较极端的人,他们心胸狭窄,不够宽容,甚至有些睚眦必报的心态,但生活中这类人大有人在,他们大多也不会做出大奸大恶之事,当然也有做出伤天害理之事的人,但数目极少。

如果你遭遇了“小人”,不妨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他/她要这么做,你有没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的,多思考,多反省,可能以后遭遇的“小人”就会越来越少了。

这个,我一出社会就遇见小人了,对付他们,千万不要忍气吞声,也许在你看来,是不想跟他们一般见识,但是他们就不这么认为了,他们会觉得你好欺负,让小人更加狂妄了,你一次忍让了 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所以,面对小人时,应拿起你手中利剑保护自己

对付小人最有效办法是不参与他成一丘之貉,远离脱离干糸,不必与这类人理喻。

小人不仁不义,狡猾奸计,君子斗不过小人之计,最有效的办法只能把他抛弃,免得夜长梦多,防不胜防,陷入他诡计,作为小人,一般能伪装,表现看似很规矩,其实是佯装掩盖狼气。随意附和会拍马屁,嘻皮笑脸,阿谀奉承 ,来蒙骗你真情,阳奉阴违背后耍阴谋,心比毒蝎毒,背信弃义,反背为奸。

要对付这类人,只有直接割舍不牵连,免得留隐患,才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后悔已晚矣。再说与小人接触相处,有损自已形象,容易陷进去,受其利用,小人心机深,诡异多端,老谋深算,处心积虑,被小人卖去替小人数钱还不知道,留着交往是祸根,处处提防又防不胜防。

要对付小人,君子斗不过小人计,他再低贱也能做下去,与这类人最不交易,不联糸,把他抛弃,是最好的对付方式。

离小人远点吧,有时还离不了,就在你的身边。怎么办?和他(她)大面上过得去就行,不能深交。想想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涉及原则问题那可是不能不掰扯!总之小人处处有,看你的智商和情商了。

怎么对付小人?小人就是伪君子,不光明正大专干见不了阳光的亊。小人没挂在脸上,而是心灵丑曲阴险使坏,知人知面不知心。对付小人,我看就不必要了,用下三烂手段对付小人,那么君子也变成小人了。任何时侯光明正大,不卑不亢,邪不压正,阴面积雪太阳一出来就化了。日常生活中还是远小人近君子。

小人就是宵小之人,是指躲在暗中使坏,作梗的人,如同令人生厌老鼠冷不丁的就会跳出来,恶心你一下。

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可以选择不予理会,君子坦荡荡,做好自己,完全不去理会这跳梁小丑,时间最好的过滤器,总有一天跳梁小丑的丑恶嘴脸会暴露在众目之下。

不断的提高自己,使得自己变得强大,让小人遥不可及,当有一天你变成一只猫时,老鼠就会躲着你。

还有就是完全做一个快意恩仇的侠客,对于宵小之人的挑衅,直接给予狂风暴雨的回击,不为别的,只为那快意。

“恶人还需恶人磨”一次就够,彻底的将其踩在脚下,让其生畏一次铭记在心,尽管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却可以保证从此相安无事。

古之能成大事者,必定有坚韧的心性、无畏的精神、聪慧的头脑,最重要更是能够杀伐果断,做事绝不妇人之仁。

张居正作为大明第一内阁首辅,辅佐皇上管理这一艘封建巨轮,做事从不心慈手软,问路斩樵,很有一套对待小人的手段。

大明的财政危机

张居正,出生于湖北江陵,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自幼便以神童蜚声乡里,十岁通读四书五经,十六岁中举。

因才能出众,在明穆宗的时候就颇受信任。

穆宗死后,遗命张居正等三大臣辅政年幼的万历皇帝,张居正更是连续十年担任内阁首辅,也就是宰相,手握要权。

上台后的张居正非常清楚,眼前的困难可谓前所未有,帝国已经千疮百孔,亟待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加以拯救。

张居正生活在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这是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政治,土地兼并严重,赋税不均,民不聊生。

皇帝生活奢侈糜烂,不理政事,当时的世宗一心只想长生不死,修斋建醮,醉心青词,宠信权相严嵩。

严嵩由于“赞玄功”和善于撰写青词,得到世宗的宠信,专权二十余年,“位极人臣,贪渎无厌”,财产达数百万两,金银器皿数十桌,窖藏金银珍宝五库。

当时贪污成风,上行下效,真正“清白之吏不概见天下也”。

王世贞曾记明朝中叶天下的富赀:严世蕃积赀满百万,“尝与所厚,屈指天下富家居首等者,凡十七家”,皆有百万之富。

他们的财富都是直接间接从千百万老百姓身上榨取得来的。

结果是“国与民俱贫,而官独富。”

那时明代国库空虚到令人无法想象。

嘉靖十五年以前,世宗营建的经费已经到达六七万两,后来还增了十几倍,岁费达到了二三百万。

他还到处派人采办珍贵物品,来填补他日益扩大的贪欲。

除此之外,军费是最大的开支,嘉靖三十年,“京边岁用至五百九十万”,“岁入不能充岁出之半”。

到了三十七年,“赋入太仓者仅七万,帑储大较不及十万”。

嘉靖时期太仓银岁入不足岁出,年年亏空,嘉靖三十年亏空达三百九十万两。

隆庆元年,也就是1567年,户部尚书马森指出:太仓现存银,仅足三月,京仓现存粮,仅足二月。

他无可奈何地说:“今日催征急矣,搜括穷矣,事例开矣,四方之民力竭矣,各处之库藏尽矣,时势至此,即神运鬼输,亦难为谋”。

张守直说“天下钱谷之数,计一年所入,仅二百三十万有奇”,而隆庆二年用四百四十余万,三年则三百七十九万,把全国的府藏二百年的积存,都收归太仓,仍然不足九边一年之用。

国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可谓不是人人寒心。

在隆庆三年的时候,明穆宗还向户部索要白银三十万两。

张居正直接直言进谏,说:“计每岁所入,……不过二百五十余万,而一岁支放之数,乃至四百余万,每年尚少银一百五十余万,无从措处。”

为了改变太仓库入不敷出的窘境,隆庆时期的中央政府还是积极地采取过各种改革措施,试图增加太仓库的岁银收入。

比如内库财政开支消减,部分财政收入直接被划归到太仓库等等。

然而,太仓库的财政状况却依然令人担忧,入不敷出的情况依然持续。

就是在这样危急存亡的情况下,张居正在万历初年走向了权力的中心,担任首辅,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财政改革。

张居正就任首辅之后,国库的财政情况已经到了他不得不放下一切事物腾出手来专管一通的时候。

他当时力荐的户部尚书王国光告诉张居正,国库的银子已经告罄。

这让张居正感到十分诧异,他问王国光,在高拱离任前,不是还说有四十万吗?

王国光冷哼一声,说那都是张守直说的假话,几日以来已经将所有账目都查实了,国库里实际上只剩下二十万两银子。

所谓的肆拾万辆,是把高拱答应多给殷正茂的那二十万两也算在里面了,可是那笔银子早已划出去三个多月。

听完这话,张居正心下一冷,国库可以说已经是油尽灯枯,王国光堂堂一个户部尚书,口袋里竟然是一两银子也抠不出来,国朝两百多年来,可谓是前无古人!

国库里没银子就意味着官员的俸禄发不出,张居正冥思几天,想出了个用胡椒、苏木折俸的方法。

此计一出,可谓是风波顿生,还上演了一幕问路斩樵的好场面。

张居正斗小人与用人观

问路斩樵,是民间流传的一个关于韩信的故事。

有一次刘邦正急行军赶路,走到秦岭发现栈道已经被销毁,根本找不到出去的路。

韩信看到路边有个砍柴的樵夫,于是便走上前去向他问路,如此刘邦一行人才顺利出去。

但谨慎的韩信思考一番之后却把那个刚刚好心给他们指路的樵夫给杀了。

对此韩信解释道,并不是她短行,实在是不得已,因为如果留下樵夫很有可能会泄露他们的行踪,成大事者不可妇人之仁。

对于刚刚上任的张居正来说,妇人之仁也是他最需要摒弃的东西,要挽救这个财政已经在崩溃边缘的国家,他必须使出非常的手段,丢掉一些妇人之仁。

这时候已经到朝廷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的地步了,所以张居正想出了用胡椒苏木折俸的手段。

胡椒和苏木两样物品国库一直收藏颇丰,足够供应;二来,胡椒和苏木一直都是由榷场专营,民间不许散卖,因此,拿它们折俸,官员们很容易就能够变现。

张居正还嘱咐王国光,告诉他说,胡椒和苏木股价不菲,所以折俸的时候不要太抠,多给官员们让一点利,这也算是安抚他们。

不得不说张居正此举考虑得十分周到。

因为这个折俸的事情,还有许多官员十分不满,前来闹事。

锦衣卫主管粮袜的官员章大郎大闹储济仓,将大使王崧推倒摔死,结果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如不严办章大郎,则无法平息官员的愤怒。

而章大郎如此蛮横,皆因其舅系乾清宫总管太监邱得用。

当初,张居正决心惩治凶犯,但邱得用用一幅李太后所摹写的价值万金的《心经》送给冯保后,冯保借京官对胡椒苏本折俸的不满,敲打张居正,张居正深知冯保的老辣手段,不得已用“误伤”二字为章大郎开脱此事。

因为当务之急不是和冯保斗智斗勇,而是解决胡椒、苏木买卖的问题,怎样切实地帮官员们折现才是最重要的,不然这样的官员之间的械斗一定会再度出现。

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正当张居正对这件事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个小人撞了上来,解了他的燃眉之急,那个人就是郝一标——京城最大绸缎店七彩霞的老板。

内阁差使给张居正府上送了三十斤胡椒苏木,是管家游七签收。

到了下午就有几波人拐弯抹角找到游七,想要用高出几倍的价格收购首辅府上的胡椒、苏木。

游七虽然很心动,但想到堂堂首辅要靠变卖胡椒和苏木来生活,说出去名声不好听,所以都婉言谢绝了。

知道几天后游七被张居正骂了个狗血淋头,限令他急速卖出胡椒、苏木,他才不敢再怠慢。

但是他找下人出去转悠了一趟,发现满大街都是背着胡椒和苏木找买主的人,游七这才感到事情开始棘手。

他也拉不下脸来去街上叫卖,于是就想在家等着人上门,谁知一连几天都没人来买。

正在这时候,徐爵来张居正府上有事,游七便请他帮忙,徐爵一口答应,第二天就把郝一标带了过来。

郝一标来了之后和游七好一顿寒暄,然后二话不说就让随从把那一袋子苏木和胡椒拎走,留下了两百两白花花银子。

这个可市场价高了好多倍,游七高兴得不行,送客到门口的时候徐爵又往游七手上塞了一沓纸,那时两百两的银票,告诉他不必客气,是郝一标孝敬他的。

游七既贪,又怕其中有诈,但是一想到郝一标那么有钱,便心安理得收下了。

张居正问他把东西卖给谁了,除了私下收受的那两百两银票,游七都一五一十说了。

本以为能得到老爷的夸赞,谁知道又是一顿臭骂。

游七磨磨蹭蹭回转来,站在张居正面前,怀里像揣了只兔子。

张居正看了看他,问:“伛气了?”

张居正一向严厉,这么轻描淡写问一句,就算是遮过了刚才的那顿火气。

游七深知主人的脾性,恭谨答道:“老爷骂得对,小的这就去找郝一标退银子。”

“值多少就是多少,多一两银子也不能要。”张居正态度仍是坚决,但口气缓和多了,“游七啊,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多拿一点点银子,也算是受贿,要不了多久,这事儿就会传遍京城,后果不堪设想,你知道吗?”

“小的知错了。”游七唯唯诺诺。

“知错了就得改,再犯一次,我定不饶你。”张居正说着,就转了话题,“你怎么认识郝一标?”

“是徐爵介绍的。”

游七说,郝一标家里开绸缎庄,苏木是上等的染料,他正好用得着,随后又说郝老板还提到他一年用的苏木就有大几千斤。

听到这话张居正兴奋了起来,又问游七郝一标这次收购了多少。

游七坦言自己不知,但张居正似乎没有听到,站起来开始在房间里踱步,自言自语道:“这些时候,我听说有的官员拿到胡椒和苏木却卖不出去,因此怨言不少,如果有人大量收购,这怨气岂不是能够冰消瓦解?”

张居正知道郝一标花重金买下他府上的胡椒苏木还给贿赂游七的用意,他本是好意,但其实也暗藏着攀附权贵的心思。

郝一标是个小人,还是个有钱的小人,何不问路斩樵,坑他一把,解了官员们折俸的燃眉之急。

于是第二天徐爵便又帮他们窜了个局。

其实郝一标这庞大的家业也是靠走关系走起来的,京城十八衙内、内府二十四监局,没有哪个关节他打不通。

这次胡椒苏木折俸,已经花去了郝一标一万两白银,那些王侯勋贵以及重要衙门的堂官,凡是他认识的,他都花了高几倍的价格买了他们的东西。

现在首辅还要他救济那些不相干的穷官,郝一标着实不愿意干,但是赢得首辅的信任,等于开了一个金库,只要他能松一松手,一年中该有多少生意,随便那一块给他他都能好赚一笔!

其实张居正并没有给郝一标作出任何的承诺,这都是郝一标在臆想,然而就是这种虚无缥缈的画饼,就让他大出了一通血。

自己需要苏木的话都放出去了,他根本不可能拒绝张居正的请求,所以就这样,张居正不费吹灰之力,只利用了郝一标这个想要攀附权贵的心理,就解决了折俸的问题,不可谓是不高明。

张居正牺牲郝一标一个人,换来了朝廷官员情绪的稳定,这怎么算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张居正除了问路斩樵,以利诱等手段对待小人之外,也会笼络小人,这亦是他的用人之道。

在明史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万历新政的成功取决于三个人:张居正、皇帝生母李太后、大太监冯保。

人们将这三个人称为“权力铁三角”。

冯保有“笑面虎”之称。

表面上笑呵呵的,内心却暗藏杀机。

他有仇必报,又很贪财。

但冯保也有一个优点,对内廷的掌故非常熟悉,对整个公文的制度也了如指掌,而且还能够约束部下,顾全大局。

在他执掌东厂期间,除了借“王大臣案”对高拱下毒手,几乎没有滥用过职权和制造过大冤案。

但冯保的性格很复杂,如果嫉恶如仇肯定很难和他相处,但是张居正必须忍住,因为一旦得罪了冯保,就会失掉和太后、皇上联系的枢纽。

所以张居正对冯保多有迁就,甚至对他收受贿赂都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张居正这样偏袒冯保的行为自然也引起许多人的不满,但是张居正不是要做一个好人,而是要做一个好官。

想要为朝廷和老百姓办点实事,他就不得不这样做。

一个官员向冯保行贿,想谋得两淮盐运使这一肥缺。

冯保便向张居正推荐这个人,张居正明知道这人是个贪官,仍一口答应。

这令其他人大不理解。

所以有人质问张居正:“你不是要反吗?为什么还要重用一个分子?”

张居正回答说:“如果我用了一个贪官,换回的代价是能惩治更多贪官,这个人你用不用?必要时,宫府之间就得做点交易。”

宫就是朝廷,府就是内阁,内阁在明代称为政府。

在整个明代,宫府之间矛盾都比较突出,导致国家和老百姓都吃了很多苦头,甚至产生动荡。

张居正笼络冯保,并不是一味迁就,有时也采取牵制和约束的态度。

大内的财政从来就是一本糊涂账。

二十四监局个个都有敲诈勒索的渠道以及侵吞公物的方便。

太监作奸自盗,即使被人告发,外廷的司法机构也无权干涉,须由太监的自身机构——内宫监或东厂处置﹐但这些机构常常缺乏秉公执法之人。

因此,太监的特权往往大于外廷的官员。

京城各大寺庙道观的大施主,一般都是宫里头的朱衣太监。

张居正上任后,很想治一治大内的种种不法行为,特别是财政的漏洞;但他知道这件事弄得不好,便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且,没有冯保的配合,他就是想整治也整治不了。

张居正于是不止一次在太后与皇上面前给冯保戴高帽,说他如何廉洁奉公,然后又让礼科就内廷财政问题给皇上写了一封奏章,提出了管理的漏洞,要清查一下整个内廷的各种物品的库存,一一重新登记。

凡被太监“借”走的,一律限期归还。

皇上将此奏章送回内阁让张居正拟票。

张居正拟票之前,找来冯保商议,冯保尽管不乐意外官插手内廷的事务,但认为张居正的态度友好,于是同意清理内廷财务。

皇上批旨之后,内廷财务动了一次大手术,仅清回来的瓷器就有一万多件。

经过这一次清理,内廷的开支节省了不少。

虽然,以前内廷财政和国家的财政名义上其实是分开的,但是架不住皇上经常下旨从户部掉钱,你说皇上都开口了,谁敢拒绝呢?

于是,国库的本是用来给官吏俸禄、水利建设、军费开支的太仓银是不是就会被皇帝支走给嫔妃打制头面首饰、赏赐宫女。

张居正上任之后,坚决要两处分灶。

供用库银子来源于哪儿?一是皇上庄田的收入;二是全国矿山开矿的收入。

在明代,开矿都是小打小闹,因此收入还不太多。

国库太仓银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民间各种赋税。

在冯保的配合下,张居正完成了皇室与外廷财政上的“分灶吃饭”。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实际上限制了皇室的权力,改家天下为国天下。

这么大的改革措施得以落实,相比之张居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满足一下冯保那些小私欲,对他来说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老成谋国之计,在某些清流看来,张居正与太监往来,丧失了一位儒家知识分子的骨气与尊严。

对此,张居正说:“古今大臣,侍君难,侍幼君更难。为了办成一件事情,你不得不呕心沥血,曲尽其巧。好在我张居正想的是天下臣民,所以才能慨然委蛇,至于别人怎么看我,知我罪我,在所不计。”

张居正为大明鞠躬尽瘁,即使是小人,他也要发挥他最大的用处,让小人为自己所用,为大明的利益所用,这就是张居正高明的政治艺术。

好人与好官

张居正是一个好官,但他却对贪官、内廷太监的作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些问题,他免不了被人诟病,但正如他所说的,想当一个好官,就不能当一个好人,不管自己声名怎么被污蔑,只要能够为百姓做好实事,他便无怨无悔。

参考资料

《张居正·水龙吟》熊召政

《张居正笼络小人》

《张居正选人用人观》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