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央电视台 > CCTV7在线直播

朱自清的资料(朱自清的资料简介50字)

发布时间:2021-12-20 23:52:03   作者:那我关月亮了啊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贫病而死,你在此地不要走,一起听听他讲古诗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先生逝世。

到今天,72周年。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贫病而死,你在此地不要走,一起听听他讲古诗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提起朱自清,最先能想到的便是他的散文。学生时代要求全文背诵的散文没几篇,而朱自清的《匆匆》、《荷塘月色》都在其列,无需再提被拎出来考了一遍又一遍的《背影》。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贫病而死,你在此地不要走,一起听听他讲古诗

大概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成就太过耀眼,我们常将他视为一位出色的文人,却经常性地遗忘了他斗士、民族英雄的身份,而这一身份与中国的命运、与他生命的最后历程息息相关。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经过艰难谈判达成双十协定,全国民众所期盼的国内和平有了实现的希望。而其后,公然撕毁和平条约,挑起内战,激起了包括知识分子、人士在内的全体民众的不满。

1946年6月,同盟和各界人士在昆明发起万人签名运动,要求和平。7月,李公仆、闻一多先后被特务。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贫病而死,你在此地不要走,一起听听他讲古诗

朱自清得知消息后异常震惊,之后他出席了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要知道,闻一多就是在李公仆的追悼会发表演说的当天下午遭到的。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贫病而死,你在此地不要走,一起听听他讲古诗

李闻惨案后群众游行集会

1947年1月,全国五十万余学生举行抗议美军游行,要求驻华美军撤离,废除签订的《中美商约》。而此运动遭到政府严厉镇压,仅在北平一地就逮捕了两千余名学生。朱自清对此深恶痛绝,随后他在抗议宣言上签了名,也因此他成了黑名单上的第一人。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贫病而死,你在此地不要走,一起听听他讲古诗

1948年,统治区法币贬值、物价飞涨、民不聊生。5月,国统区爆发声势浩大的“反美抗日”运动,抗议美国援助日本。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贫病而死,你在此地不要走,一起听听他讲古诗

6月4日,司徒雷登为美国政府辩解并对中国人民进行威胁。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争取他们的支持,国民政府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

6月5日,北平437名大学教授联名向司徒雷登发出抗议书。朱自清、吴晗、张奚若等百余知名人士发表公开声明,拒购美援平价面粉,退还配给证。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贫病而死,你在此地不要走,一起听听他讲古诗

朱自清是第一个签字的,他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而此时的朱自清早已重病缠身。

在朱自清生命的最后两个月,他的身体已极度衰弱,但他强忍病痛坚持整理《闻一多全集》,备课讲授,四处讲演呼吁。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贫病而死,你在此地不要走,一起听听他讲古诗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对妻子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而这成了他的遗言。一代文人大师,就此与世长辞。

朱自清逝世后,社会各界纷纷发文表示悼念,在当时意外地形成了一个文化事件。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贫病而死,你在此地不要走,一起听听他讲古诗

1948年8月26日,清华大学,朱自清先生追悼会

人们凭吊朱自清,是出于对一代文学大师的尊崇,更是出于对其生命最后历程中所展现出的持节风骨和不屈气节的尊崇。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在的评价里,朱自清的去世成为了“自由主义者或个人主义者”自觉融入新主义革命的象征,成为了知识分子群体中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象征,而朱自清本人从此也与民族英雄、斗士这一身份紧密相连。

许纪霖曾将朱自清的一生分为两段:一段是象牙塔,一段是十字街头;一段是爱平静爱自由的自由主义者、一段是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民族英雄。

历史和政治赋予了朱自清民族英雄、斗士的形象,语文教科书定义了朱自清中国现代文学史散文大家的形象,而朱自清身为一代文人赏诗吟味的形象却被有意无意地隐去了。

今天,我们便来听朱自清讲讲古诗。

01 怎么样才算诗?

诗是语言

诗不是特别的东西,诗不过是一种语言,最多是一种精粹的语言而已。

最初诗是口头的,初民的歌谣即是诗,口语的歌谣,是远在记录的诗之先的,现在的歌谣也还是诗,比如壮族对唱的山歌即是诗较原始的形式。

后来啊,诗便慢慢变得比较精粹,但这并不是诗人的私语,依然是一般人都可以了解的。比如李白的《静夜思》,跨越千年我们依然能产生共鸣,这是因为所写的是“人”的情感,用的是公众的语言,而不是私人的私语。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贫病而死,你在此地不要走,一起听听他讲古诗

诗与文的界限

诗与文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形式、题材、美丑皆不是它们的界限,诗与文的流行因时代而定。某一时代喜欢用诗来表现,某一时代却喜欢用文来表现。如,宋诗之多议论,因为宋代散文发达;这种发议论的诗也是诗。白话诗,最初是抒情的成分多,而抗战以后,则散文的成分多,但都是诗。

诗以抒情

诗是抒情的。诗与文的相对的分别,多与语言有关。诗的语言更经济,情感更丰富。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诗经常采用暗示和比喻的方法。

用暗示,可以从经济的字句,表示或传达出多数的意义来,也就是可以增加情感的强度。而用比喻是最经济的办法,一个比喻可以表达好几层意思。

传达与理解

诗的传达与理解都是不完全的。诗虽不如一般人所说的难懂,但表达时,不是完全的。如比喻,或用典时往往不能将意思或情感全传达出来。

而读者读诗时的心情,和周遭的情景,对读者对诗的了解都有影响。读者往往因心情或情景的不同,了解也不同,因此,读者对于诗的理解也同样是不完全的。

02 诗在历史上的流变

汉武帝立乐府,采集代、赵、秦、楚的歌谣和乐谱;教李延年作协律都尉,负责整理那些歌辞和谱子,以备传习唱奏。当时乐府里养着各地的乐工好几百人,大约便是演奏这些乐歌的。这些乐歌,后来称为“乐府诗”。北宋郭茂倩收集汉乐府以下历代合乐的和不合乐的歌谣,以及模拟之作,成为一书,题作《乐府诗集》。

汉乐府采取的是新调子,这种新调子有两种:“楚声”和“新声”。屈原的辞可为楚声的代表,而新声出于西域和北狄的军歌。汉乐府以叙事为主,所叙的社会故事和风俗最多。而诸多乐府诗当中,五言体最高成就即为《古诗十九首》

建安年间

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一家用乐府旧题,改作新词,曹植更是成为五言大家。但真正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的是魏代的阮籍,他是第一个用全力作五言诗的人。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贫病而死,你在此地不要走,一起听听他讲古诗

晋代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这种诗千篇一律,没有“我”。但在这种影响下,却孕育了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个大诗人。

南北朝

齐武帝永明年间,“声律说”大盛。四声的分别,平仄的性质,双声叠韵的作用,都有人指出,让诗文作家注意。从前只着重句末的韵,这时更着重句中的“和”。

从此诗文都力求谐调,远于语言的自然。这时的诗,一面讲究用典,一面讲究声律,免不了侧重技巧的毛病。

到了梁简文帝,又加新变,专咏艳情,称为“宫体”,诗的境界更狭窄了。这种形式与题材的新变,一直影响到唐初的诗。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贫病而死,你在此地不要走,一起听听他讲古诗

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称为近体;不是谐调的诗,称为古体;又成立了古、近体的七言诗。古体的五言诗也变了格调。这些都是划时代的。

初唐时候,大体上还继续着南朝的风气,辗转在艳情的圈子里。但是就在这时候,沈佺期、宋之问奠定了律诗的体制。律有“声律”“法律”两义。律诗体制短小,组织必须经济,才能发挥它的效力,“法律”便是这个意思。但沈、宋的成就只在声律上,“法律”上的进展,还等待后来的作家。

陈子昂、李白等人认为宫体诗没有价值,他们不但否定了当时古体诗的题材,也否定了那些诗的形式。他的歌行增进了七言诗的价值;但他的绝句更代表着新制。绝句最短小,贵含蓄,忌说尽。李白所作,自然而不觉费力,并且暗示着超远的境界;他给新体诗立下了一个标准

杜甫,是继往开来的诗人。杜甫用诗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而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杜甫的影响直贯到两宋时代;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的,没有一个诗人不发扬光大他的。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贫病而死,你在此地不要走,一起听听他讲古诗

晚唐诗向来推李商隐、杜牧为大家。李商隐集中力量在律诗上,用典精巧,对偶整切,器局较大。而杜牧的诗词采华艳,却富有纵横气。二人都可归为绮丽一派。而还有一些人专学张籍、贾岛的五言律,这两家都重苦吟,总捉摸着将平常的题材写得出奇,所以思深语精,别出蹊径。这些其实都是杜甫的鳞爪,也都是宋诗的先驱;绮丽一派只影响宋初的诗,僻涩、粗豪两派却影响了宋一代的诗。

宋初的诗专学李商隐,末流只知道典故对偶。王禹偁独学杜甫,开了新风气。

欧阳修、梅尧臣接着发现了韩愈,起始了宋诗的散文化。

宋诗散文化,到苏轼而极。他的诗气象洪阔,铺叙宛转,又长于譬喻,真到用笔如舌的地步。

苏轼门下出了一个黄庭坚,是第一个有意地讲究诗的技巧的人。他作诗着重锻炼,着重句律,句律就是篇章字句的组织与变化。他开了江西诗派。

南宋的三大诗家都是从江西派变化出来的。杨万里为人有气节;他的诗常常变格调。写景最工;写人的情意,也能铺叙纤悉,曲尽其妙。范成大是个达官。他是个自然诗人,清新中兼有拗峭。陆游是个爱君爱国的诗人。他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他作诗也重真率,轻“藻绘”,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03 诗歌学习如何上道?

我们学习古文,虽然理解与鉴赏旧诗比一般文言困难,但是大多数人对于诗的兴味总是大于古文的。这是因为困难在意义,而兴味在声调;声调是诗的原始的也是主要的效用。所以,吟诵,是诗的兴味的发端,也是诗学的第一步。

但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或成学。若想入得诗学之门,得下一番切实的苦功夫,这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

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诗虽少,却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就还了诗人。当然,这也不是说学诗之人不应该读十部诗集,而是说若不能仔仔细细读这些诗集,读了也是无用功。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贫病而死,你在此地不要走,一起听听他讲古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刚入诗学不必强求作诗,但这句话却有道理。“熟读”不独能领略声调的好处,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有它独具的表现法式。初学觉得诗难懂,大半便因为这些法式太生疏之故。学习这些法式最有效的方法是综合,多少应该像小儿学语一般;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

而记诵只是诗学的第一步。单记诵到底不够的,须能明白诗的表现方式,记诵的效才易见。诗是特种的语言,它因音数(四五七言是基本音数)的限制,便有了特种的表现法。它须将一个意思或一层意思或几层意思用一定的字数表现出来。它与自然的散文的语言有时相近,有时相远,但绝不是相同的。它需要艺术的功夫。近体诗除长律外,句数有定,篇幅较短,有时还要对偶,所以更其是如此。

固然,这种表现法,记诵的诗多了,也可比较同异,渐渐悟出;但为时既久,且未必能鞭辟入里,因此便需要说诗的人

说诗有三种:注明典实,申述文义,评论作法。这三件就是说,用什么材料,表什么意思,使什么技巧。上两件似乎与表现方式无涉;但不知道这些,又怎能看出表现方式?也有些诗是没什么典实的,可是文义与技巧总有待说明处;初学者单靠自己捉摸,究竟不成。

朱自清先生亲自推荐了一些可看之书,这其中有李锳《诗法易简录》、朱宝莹《诗式》、《文选》李善注,《玉台新咏》吴兆宜笺注等。

04 读诗让人学会节制自己的感情

我们在心情烦郁之际朗吟几首诗,便会觉得心上平静些。诗是抒情的,直接诉诸情感,又是节奏的,同时直接诉诸感觉,又是最经济的,语短而意长。具备这些条件,读了心上容易平静轻松,也是自然,所以说诗可以陶冶性情。

但诗绝不只是一种消遣。诗调平情感,也就是节制情感。诗里的喜怒哀乐跟实生活里的喜怒哀乐不同,这是经过“再团再炼再调和”的。诗人正在喜怒哀乐的时候,想不到作诗。必得等到他的情感平静了,他才会吟味那平静了的情感想到作诗,于是乎运思造句,作成他的诗,这才可以供欣赏。

读诗所欣赏的便是诗里所表现的那些平静了的情感。假如是好诗,说的即使怎样可气可哀,我们还是不厌百回读的。在实生活里便不然,可气可哀的事我们大概不愿重提。这似乎是有私、无私或有我无我的分别,诗里无我,实生活里有我

读诗的人直接吟味那无我的情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己也得到平静,而且也会渐渐知道节制自己的情感。诗里的情感是无我的,欣赏起来得设身处地,替人着想。这也可以影响到性情上去。

节制自己和替人着想这两种影响都可以说是人在模仿诗。诗可以陶冶性情,便是这个意思。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也只该是这个意思。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贫病而死,你在此地不要走,一起听听他讲古诗

朱自清对于古诗的见地和解说,清晰朴实,娓娓道来,这和他散文大师的风格迥异,但不变的是他字里行间那种难以言说的魅力。

希望你看了此篇,提起朱自清不止能想起他的荷塘月色、不为五斗米折腰,也能记起他的古诗研究,这所有相加,才是一个完整的朱自清。

今日活动

你对朱自清以及他的作品了解多少,在留言区和大家随便聊聊吧~

1948年的今天,朱自清贫病而死,你在此地不要走,一起听听他讲古诗

-End-

编辑:山鬼 黄泓

文字来源:

《中国古典诗歌吟味》

大师身边宜聆教

未名湖畔好读书

看到朱自清不为人知的一面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