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江苏电视台 > 苏州文化生活在线直播

一词压两宋(李白最肉麻的一首情诗)

发布时间:2022-05-10 20:07:22   作者:龙行天下   来源:网友分享   我要投稿

一词压两宋(李白最肉麻的一首情诗)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情诗:

1、《春怨》。全诗为: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翻译成现代文为:

那呆子骑着白色骏马,黄金羁马头,奔驰在辽东半岛。

我这里绣帐锦被,只有春风陪伴。

月下西山,月光透过窗户偷窥,只见蜡烛燃尽,人还未入睡。

落花乘春风飞入室内,也笑:怎么只有一个人!

2、《春思》

全诗为: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最后一句翻译过来是:你我本身素不相识,为什么你会自己跑到我的床上来呢?

3、《赠段七娘》

罗袜凌波生网尘,那能得计访情亲。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

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是哪一首诗:

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是指《满江红》和《春江花月夜》。

1、一词压两宋说的是岳飞的《满江红》,这首诗是气壮山河,传送千古的名篇。

全诗为: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孤篇盖全唐是指张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里面是没有流传千古的名句,作者张虚本人也不出名。之所以有名,大概是因为篇幅比较长,没有松垮的地方,语言很优美,塑造的意境也很美,给人一种成明净、清雅自然的感觉,所以后世对这首诗的评价才会这么的高。

全诗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李白一生写了千首诗,就像余光中先生说的:“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诗仙的诗中从不缺豪气和剑气,却少了一点情。李白写过的爱情诗很少,但一出手就是千年经典,比如《秋风词》、《长相思》,还有本期要和大家说的《春思》: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名家一致好评,是用一个女子的口吻写的。此诗有三大特点:首先够肉麻,李白写诗一向够直接,这首诗也不另外,“是妾断肠时”这样的表白可谓十分率直。其次中间两句曾令很多人不解,对方回来时为何是“断肠时”?其实这是李白反其道而行之来写相思,经历过刻骨铭心相思的人就知道,对方不在时苦撑着,见到他那一刻时才会觉得突然崩不住了。最后是谐音双关的使用,首句“燕草如碧丝”中的“丝”通“思”,“秦桑低绿枝”中的“枝”通“知”。

可是这样一首妙诗问世以来唐代却无一人敢仿,原因就在最后两句中,《古唐诗合解》也表示:“此五言占中最短,难在后二句结”。是的!这首诗的难度全在最后两句上。诗仙将春风拟人化,女子眼前一片春光灿烂,乐景让她更添相思,让她不愿相看,但春风却故意惹她,非要吹入罗帐。这样的落笔,看似矫情,却令人眼前一亮,怪不得唐代无人敢仿。

唐代无人敢做的事,宋代却有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文人做成了,他的名字叫刘攽。很多人或许不太熟悉他,他出身于诗书世家,为人不修边幅,从小调皮,唯好读书。他死后,家里除了千卷藏书,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而其一生写得最好的作品就是模仿李白写的一首《新晴》,让我们来看一看: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看得出来这位调皮文人是要挑战一下李白,故意和他唱起了反调。李白说“春风不相识”,他非说“南风旧相识”,而且李白那股春风只是入罗帏而已,他这股夏日吹的南风不但吹开了门还吹翻了书页。

除了后两句的妙笔,前两句写得也是很高明的。首句模仿的是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原句是“茅檐长扫净无苔”,刘攽却唱反调写成“青苔满地”。诗人午睡醒来,看见台阶上满是青苔和窗外的绿树,却无人相伴,心中很是寂寞。此时一阵南风吹来,像是老朋友一样,开门翻书陪伴着自己,这个夏日的午后也是惬意得很。

与李白的原诗相比,这首诗虽然遣词能力上稍弱,但整体的意境却并不差,特别最后一句中一个“偷”的使用,可谓点睛之笔,水平完全不输诗仙。因为这首诗刘攽也是一诗成名,可惜除了这首诗外的其它作品都表现平平。或许这就是小诗人和诗仙的区别吧,前者只能偶作妙诗,诗仙却经典频出。刘攽的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