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浙江电视台 > 绍兴新闻综合在线直播

王会悟简介(王会悟简介)

发布时间:2022-05-14 18:58:03   作者:孤独是毒   来源:网友投稿   我要投稿

中文名:王会悟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省桐乡县乌镇

出生日期:1898年7月8日

逝世日期:1993年10月20日

1、人物经历

 

王会悟

1918年,王会悟到湖州湖郡女塾(现湖州二中)攻读英语。在校期间,她经常阅读《新青年》杂志,并给主编陈独秀等人写信,表示赞成提倡白话文,拥护《新青年》所宣传的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1919年,她前往上海寻求妇女独立解放的途径。经上海学联介绍,被黄兴夫人徐宗汉安排到上海女界联合会做文秘工作。在这里她结识了后来成为中国创始人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留日学生总会代表、湖南人李达(当时李达回国办事,与女界联合会有工作联系)。1920年两人结为伉俪,婚礼在陈独秀家的客厅里举行。

1921年7月一大会议在上海召开,王会悟作为中国第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参加了大会的筹备、会务和保卫工作。大会期间,由于密探闯入,会议必须另选地点。王会悟立即建议到嘉兴南湖去继续开会。与会者采纳了她的建议,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完成“一大”所有议程,伟大的中国正式诞生。1922年底,李达应之邀到湖南自修大学主持教务,王会悟随往,并在该校附属中学教英语。在大革命失败后,她化名王啸鸥,组建笔耕堂书店,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1933年至1937年,王会悟夫妇移居北京;1944年,抵达重庆。1945年,去重庆与谈判,王会悟参加了重庆妇女界欢迎举行的大会,会后受到的单独接见。

1946年春,王会悟自重庆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养病。1949年5月乌镇解放,王会悟北上与丈夫团聚,被安排在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工作。

1993年10月20日18时25分,王会悟病逝于北京,享年96岁。

2、学生时代

 

1898年7月8日,王会悟出生在鱼米之乡浙江省桐乡县,其父亲王彦辰是晚清秀才,开着一家私塾,母亲贤惠能干,刺绣技术远近闻名。王会悟从六七岁起就开始接受父亲的启蒙教育。她从小就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思想进步,在她的同学中,还有一个比她大两岁的亲戚,就是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茅盾(沈雁冰)。他们之间不仅是同学关系,还是亲属关系,而论辈分,王会悟是沈雁冰的表姑。

王会悟13岁时,其父病故,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她不得不从嘉兴师范学校退学回到家乡,接替父业继续教书。没多久,由于学生人数逐渐增多,她借了一个殿堂,独自办起了桐乡县第一所女子小学,乡亲们都说:“小王先生教的也不比老王先生差啊。”为此,为了表示对这所女子小学的支持和鼓励,当地的教育部门还给教员每月5元钱的津贴费。在教学期间,王会悟边教书,边向学生们宣传新思想,倡导新风俗、鼓励女孩子剪辫子、放脚等。有一次,她发现一个小姑娘双脚裹得紧紧的,便动员她把脚放开。小姑娘为难地说:“那样将来会没人要的。”王会悟听完噗呲一笑:“社会在进步,你裹成了小脚后,才没人要呢。”

过了一段时间,镇上的一位秀才听说有5元津贴,四处造谣说:“王会悟小小女子,没受过正规教育,没资格当老师。”便向县里提出由他替代,他不要5元,只要3元,没想到县里还真同意了,1918年,王会悟不堪受人藐视,愤而离校,去湖州的胡郡女塾攻读英语,这是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起初,她半工半读。在里面边念书、边给学校打扫卫生,后来,老师发现她中文功底不错,就将她推荐给校长,经考察,校长决定让王会悟给学校牧师的夫人们当老师,这样她成为了一名“教师”。

在校期间,她经常阅读《新青年》杂志,并用白话文大胆地给陈独秀、李达、恽代英等她所敬佩的社会名流写信,表示赞成提倡白话文,拥护他们所宣传的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令她意外的是,陈独秀还给她回信说:“没想到我们的新思想都影响到教会学堂了。”并夸奖王会悟“有胆识”,勉励她“多读书”。

3、真正的人

 

1922年,王会悟参与创办了上海平民女子学校,王会悟担任该校工作部主任,这是在领导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学校,之所以称为新型,是因为该校不仅是一所半工半读学校,在当时也成为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

1922年底,李达应同志之邀到长沙湖南自修大学主持教务,王会悟随同前往,并在该校附属中学教英语。大革命失败后,她化名王啸鸥,组建笔耕堂书店,参与出版了许多马克思主义著作。

1937年5月,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出版。在这本书里,无论是抄写、出版,还是发行,都凝聚了王会悟的不少心血。她还想办法将书送往延安,十分高兴地阅读了该书,并作了详细的眉批,称这本书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马列主义哲学教科书,还在写给李达的回信中,热情地称赞他们夫妇:“你们是真正的人。”

1945年,去重庆谈判,因当时王会悟正好在重庆参加进步活动,也参加了隆重的欢迎大会,会后,还受到了的单独接见。

新中国成立后,王会悟在政务院从事法制工作,后因多年劳顿,离职休养,1993年10月20日,王会悟在北京病逝,终年96岁。

王会悟的一生未身居要职,只是默默地协助丈夫宣传马克思主义,从事革命活动。她不仅是中国成立的见证人,也是“一大”唯一的女性参与者,她为党为妇女解放所作的贡献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4、回忆一大

 

1921年夏天,一艘古色古香的画舫荡漾在嘉兴南湖幽静的湖面上,船上游客围坐在八仙桌旁边喝茶边交谈,船头则坐着一个眉清目秀的江南女子,时不时哼起嘉兴小调。一切悠然而惬意,船外的人绝想不到,这条船上正进行着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船上的游客正是从全国赶来参加一大的代表,由于上海会场被法租界巡捕搜查,他们来到南湖,扮作游客继续开会。那么,那个坐在船头为大家放哨的女子又是谁,她和一大有着怎样的缘分呢?

她叫王会悟,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五四运动后,年轻的她来到上海,在上海女界联合会担任文秘工作。在工作中她与中国创始人之一李达相识并结为夫妻。别看她那年只是个23岁的年轻女子,却在一大召开的每一步,都做出鲜为人知的特殊贡献。

召开一大,李达负责会务筹备,而会在哪开,代表在哪住,这些都交给王会悟来操办。上海女界联合会会长与博文女校校长是好朋友,王会悟利用这层关系,以“北大师生暑期旅行团”的名义租下博文女校,供代表住宿和开会;为安全起见,又联系了距离博文女校不远的李汉俊家作为开会地点。会议开到第四、五天时,会场附近出现了密探的身影。等到第六天晚上,会议刚要开始,忽然有一个陌生人往楼上走,她立即叫住那个人问他是谁。那人说是找各界联合会的王会长,并道歉说走错了。王会悟觉得这事很蹊跷,马上上楼报告。马林说这一定是密探,会议马上终止,代表们迅速离场。果然,不到10分钟,法租界巡捕就包围了会场,对会场进行搜查。正是由于王会悟的机警,才避免了一场危机。

接下来会议去哪开,密探都在跟踪。怎么办?代表们意见不一,这个时候,又是王会悟主动建议到她的家乡嘉兴南湖去租条游船,在船上开会。那个地方不像杭州西湖那样引人注目,坐火车去也只要两三个小时。这个建议很快得到大家的赞成。

代表们坐火车来到嘉兴,登上王会悟预先雇好的游船。代表们在船舱开会,王会悟就坐在船头放哨。她专门带来一副麻将,每当有别的船靠近,她就哼起嘉兴小调、敲一敲船板,得到信号的代表们就把麻将搓得噼里啪啦响作掩护。那天下午,湖面上曾出现一条小汽艇,代表们以为是政府巡逻艇,便暂时停会,当得知是私人游艇后,会议又照常进行。

就这样,代表们在南湖游船上顺利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国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正式宣告中国成立。事后,国际代表马林高度评价王会悟的行动。

《甄嬛传》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于2011年出品的清装宫斗剧,由郑晓龙执导,流潋紫编剧,孙俪、陈建斌、谭松韵、蔡少芬、刘雪华、李天柱、蒋欣、李东学、陶昕然等主演。

该剧于2011年11月17日起陆续在中国大陆各地方台播出。2012年3月26日,该剧在安徽卫视、东方卫视上星首播,共76集。

该剧描述了满清雍正元年,结束了血腥的夺位之政,新的君主继位,国泰民安,政治清明,但在一片祥和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蠢蠢欲动。尤其后宫,华妃与皇后分庭抗礼,各方势力裹挟其中,凶险异常。在太后的主持下,一场盛大的选秀拉开帷幕。以 此为机缘,美丽善良的女孩大理寺少卿甄远道长女甄嬛,意外得到雍正的赏识,从此步入皇宫。在皇后和华妃两方势力的夹击下,甄嬛小心,忍辱负重,命悬一线。她不得不用自己的智慧保护自己,又一次次被卷入残酷的宫闱斗争之中。

《甄嬛传》淳儿扮演者是谭松韵,剧中方淳意十四岁进宫,被封为常在,三年之后得到侍寝,与甄嬛等人交好,性格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毫无心计,她在各宫嫔妃争相争宠的后宫,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她的演技在剧中备受肯定,甄嬛在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就觉得像自己的妹妹,对她很是宠爱。

淳儿”的饰演者就是谭松韵,那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小女孩,她去面试的时候经纪人跟她说甄嬛传是郑晓龙导演的大戏。谭松韵当时想到接到《甄嬛》是觉得主演是孙俪,她们全家是孙俪的爱豆,觉得和孙俪一起演戏可以为爸妈争光,又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古装大戏,决定接戏。

90年的谭松韵,在众人眼里清新的娃娃脸,显得年轻稚嫩,谭松韵在《甄嬛传》剧中和孙俪这些老戏骨们对戏也是很自然得体,小小年纪因为《甄嬛传》大放异彩,为她以后的演艺之路奠定了基础。

谭松韵

挺不错的,在之后谭松韵也演了许多可圈可点的影视剧。例如《浪花一朵朵》,《旋风少女》,还有前段时间引得很多人入坑的《锦衣之下》

谭松韵的颜值也是很高的,岁月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时光的印记,依然是一副使得很多人倾心的初恋脸。可以温柔娇小,也可以英姿飒爽。

这样的她很惹人喜爱啊。

《甄嬛传》淳儿的扮演者是谭松韵,观众缘好感度不错,演技方面对比当下流量小生,也算可以的了,无论从一开始《最好的我们》,到之后的《浪花一朵朵》《锦衣之下》等作品,演绎的角色无论撒娇卖萌都挺自然有灵气的,但是不知道是剧本问题还是资源问题,几部剧下来角色都有些重叠,戏路窄,给人感觉是一样的,还是得做突破才行,希望谭松韵的下一个剧本能接到比较优质的并且能在角色上有所突破,有不一样的挑战吧。

谭松韵这个演员,长得很清秀,看着让人觉得很舒服,而且小女孩也非常正能量,对父母格外的孝顺,想必大家对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谭松韵在《甄嬛传》里面扮演的那个天真可爱的淳儿了,那是甄嬛在宫里视为妹妹的一个存在,可惜最后被华妃害死了,但谭松韵的淳儿依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谭松韵自己介绍,在饰演淳儿这个角色的时候,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当时刚毕业的谭松韵其实没有多少机会,就拿着自己的简历每个剧组去投,去试戏,结果当时《甄嬛传》正在选拔招募演员,谭松韵也不太知道,就把自己的简历发过去了,后来听说是导演郑晓龙的戏,谭松韵当时是个很天真的女孩,因为很少看过郑晓龙的戏,所以并不觉得这个导演有多牛,也就没往心里去,直到去了现场才发现,有那么多的人,现场就好像是选美一样,谭松韵同时还知道了孙俪是这部戏的主演,这才让她紧张了起来。

谭松韵是个很孝顺的孩子,她知道父母都非常喜欢孙俪,如果自己能够跟孙俪一起搭戏,那么父母脸上一定会觉得非常有光,在这样的动力驱使下,谭松韵做了各种准备,之后还特意录了一段吃糕点的视频给选拔组发了过去,没想到就因为谭松韵可爱的吃相,最终拿下了淳儿这个角色。

《甄嬛传》中的淳儿天真可爱,十四岁进宫,尝尽宫中冷暖,小小年纪却懂得识人,看出甄嬛是宅心仁厚的人,所以真心跟甄嬛交好,抱着甄嬛这条大腿,也得到了皇帝的宠爱,可惜最终还是死在了华妃的手上,这样一个可爱玲珑的妙女子就这样走了,不仅甄嬛哭了,很多观众也跟着哭了。

谭松韵因为淳儿一角在演艺圈渐露头角,后来陆陆续续又出演》微微一笑很倾城里面性格爽朗的二喜,还主演了爱情偶像剧《狐狸的夏天》、《浪花一朵朵》和《最好的我们》等等,在这些片子里,谭松韵都收获了不俗的成绩。

可幸运没有一直眷顾这个可爱的女孩,2019年的跨年晚会结束后,谭松韵的妈妈遭遇车祸,之后虽然抢救了还是不幸离世,当时谭松韵还在忙着工作,听到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之后谭松韵低迷了很长时间,后来在粉丝和家人朋友的鼓励下,慢慢走了出来,每次回忆起妈妈,谭松韵都会说只要妈妈能醒来愿意拿一切去换。

相信这样一个怀有赤子之心的女子,未来在演绎道路上一定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的。

谭松韵演的!

淳儿刚入宫时还不到16岁,因为为年纪太小,皇帝并不恩宠她,所以她心机太深,太紧密!

《甄嬛传》里的淳儿是谭松韵小姐姐演的呀!

那个时候只是觉得淳儿这个角色很讨人喜欢,并不知道是谭松韵饰演,甚至不知道谭松韵是谁。

直到《最好的我们》播出,谭松韵走进了更多人的视线,这时候大家突然惊觉,原来淳儿是谭松韵饰演的呀!

谭松韵出演《甄嬛传》时应该是22岁,23岁左右,但是天生娃娃脸的她出演16岁的淳儿真的是毫无违和感,甚至当时看剧的时候也一度怀疑这是个18岁的女生演的。

谭松韵饰演的淳儿天真可爱,喜欢无拘无束,少于心计,活泼纯真,深受观众喜爱。

其实谭松韵本人很适合出演这类型性格特质的人物。从外表形象上看,松韵是圆脸,充满顿感,这种顿感不同于瓜子脸的精致,更多的是亲切感,少女感。

水灵灵的大眼睛更是增加了纯真气。加上谭松韵本人也喜欢吃美食,爱笑,所以一但角色也有这些特质,就会显得很灵动。

前段时间播出的锦衣之下,谭松韵饰演今夏这一角色,真的给我满满的惊喜,我觉得今夏这个角色比《最好的我们》的耿耿更讨喜,因为自带夏爷气息,喜欢保护其他女性的性格特质,吸引的受众面也更广。

看着这张脸,你能想象她已经30岁了吗。虽然年龄对女演员来说是个问题,但我觉得,如今的松韵更多了一丝成熟女性的魅力,这其实这也有利于戏路的拓宽。

我个人还是很看好谭松韵的。

谭松韵,把表演当成自己的事业,为之去认真努力就行,人们是会看到你的努力的。保持自己的赤子之心,比大红大紫万千宠爱我觉得重要多了。这样可能也会有更多人喜欢这个演员,不仅仅是喜欢她美丽的脸,更是喜欢和尊敬她这个人。

嗨,你好,很开心来为你回答这个问题。

1.甄嬛传这部电视剧当年出来的也是蛮火的,淳儿的扮演者是谭松韵,她的演技还是可以的,她天生长着一副娃娃脸,让人一眼就记住她了,长的也是比较秀气漂亮。

2.剧中淳儿的原名叫方淳意,是十四进宫,然后被封为常在,性格也是天真活泼,没有心机的一个人了,后来与甄嬛关系挺好的,她也是被人陷害而死的,在死后才被封为了淳贵人。

3.一般在深宫里,人人都是互相算计对方,也只有淳儿毫无心机,想笑便笑,不过在里面也是一个爱吃的人,在这部剧中,她发型从头到位也没有变过,娃娃脸的她,特别适合这个纯儿的角色。

4.谭松韵长相还是较甜美,所以演绎纯儿角色还是比较有灵气感,让人看上去清新舒服的感觉,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女演员的。

4.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真心能帮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谭松韵

当年,她22岁,扮演17岁的淳贵人毫无违和感。圆圆的脸蛋,天然无心机,只爱糕点,不爱争宠。只是在人人善斗的后宫中,淳贵人成为了华妃阴谋的牺牲者。尽管是个炮灰角色,却因为少女感和天真、活泼,让我记住了谭松韵的表演。她的面容就很容易让人卸下心中的防备。

谭松韵

很少女

一百年前,一艘红船从嘉兴南湖驶出,引领一个民族书写救亡图存的壮丽史诗;一百年后,红船驶过的地方,红色土地换了人间。

今天,我们走近王会悟,走进那艘红船。

她不仅是一大的会务总管、为一大保驾护航的女卫士,还终身致力于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奇女子。

一、女中豪杰

1898年7月8日,王会悟出生在浙江桐乡县乌镇。王会悟的父亲王彦臣是晚清秀才,也是当地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这使得她能够在私塾中与男孩子一起念书。

好景不长,13岁那年,父亲病故,家中经济拮据,王会悟不得不从嘉兴师范学校退学回家,女承父业,帮母亲分担生活重担。

后来,王会悟向本镇宝阁寺借了间殿堂,创办了全县首所女子学校。初时,人们普遍持观望态度,于是,她让大家先行免费试听,很快就获得了一致认可。乡亲们都说“小王先生教得极好,跟老王先生一样。”他们不仅将自家孩子送进王会悟的学校,还帮她四处打广告。

乌镇街景

不久,这所女子学校学生规模便突破了百人。王会悟积极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宣传科学、倡导新观念,还极力反对养童养媳,大力宣传婚姻自由,鼓励学生剪辫子、破除缠足等陋习。有一次,她发现一个小姑娘双脚裹得紧紧的,便动员她把脚放开。小姑娘为难地说:“那样将来会没人要的。”王会悟听完扑哧一笑:“社会在进步,你裹成了小脚后,才没人要呢。”

在那个年代,她种种“离经叛道”的言行为封建礼教所不容,这所新型学校最终被迫关门。

1916年前后,王会悟前往湖州,进入湖郡女校半工半读。这所教会学校的教学思想较为宽松,学生们多是有理想、有追求的新时代女性。她们常聚在一起阅读各种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书刊,探讨如何恢复妇女独立自主的人格,怎样冲破封建礼教对女子的压迫与束缚。王会悟是一众女学生中,思想最为活跃的一个。

年轻时的王会悟

当时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新思潮很多,宣传各种主义的刊物满天飞,颇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但王会悟却对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情有独钟,她觉得,这本刊物所倡导的妇女解放思想,与她平日所思所想不谋而合。

于是,王会悟提笔用白话文给陈独秀写信,表达自己决心为、自由战斗到底的坚定信念。陈独秀欣喜地回信:“没想到我们的新思想影响到教会学堂了”,并夸奖王会悟“有胆识”,勉励她“多读书”。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久,王会悟经人介绍,结识了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负责人、黄兴的夫人徐宗汉,并被安排在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做文书工作。王会悟热情开朗的性格、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徐宗汉的器重,她自己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历练,于次年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由于工作关系,王会悟时常出入陈独秀寓所。在这里,她遇到了刚从日本回国并寄居于此的李达。多次接触后,王会悟被李达崇高的信仰和渊博的学识所吸引,而她自身对工作的热情和对新思想的追求,也让李达产生了爱慕之情。

李达是湖南人,王会悟是浙江人,他们各自的乡音都很重,接触之初要听懂彼此的话颇费功夫。于是,他俩便常用纸笔交流,谈了一场“沉默寡言”却又轰轰烈烈的恋爱。在那段甜蜜的日子里,他俩常常带上几个饼作午餐或晚饭,依偎在淞沪炮台边,遥望滔滔的黄浦江水和江面上来往的船只,交流彼此对中国革命的展望与期许。

1920年4月,陈独秀的夫人高君曼做证婚人,王会悟与李达在陈独秀家的客厅里举行了一场简朴的婚礼。

二、“一大”卫士

1921年5、6月间,各地主义小组联络频繁,准备派代表齐聚上海,商讨建党事宜。由于上海主义小组负责人陈独秀早在半年前就已南下广州,因此党的一大诸项筹备工作主要由李达和李汉俊负责。其中,寻找合适的开会地点、安排与会代表食宿等会务工作,全由王会悟操办。

这是项看似不起眼,却颇为琐碎且不容出差池的细致活儿,交给王会悟这样思维缜密、心思细腻的新时代女性来办,再合适不过。

影视中的王会悟

王会悟打听到位于法租界白尔路(现太仓路127号)的博文女校拟于7月中旬放暑假,认为将与会代表安排在这里落脚不会引人注目。于是,她以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的名义找到该校校长黄绍兰,声称最近有个学术团体要来沪召开学术讨论会,想在学校借宿一下。校长不疑有他,很痛快地答应了。

时值盛夏,校内并无床铺,王会悟买来些芦席铺在楼板上。一大开会期间,、邓恩铭、王尽美等大多数代表就住在博文女校里。

住宿问题尚好解决,但要找到一个安全而又安静的会场,却并不容易。王会悟先后找了好几个地方,都觉得不理想。最后,她发现李汉俊寄居的胞兄李书诚的寓所各方面条件不错:这栋独立洋房位于法租界内,开会时可将外界干扰减少到最低程度;李书诚是追随先生革命的左派,时任部长,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声望,租界警探会有所顾忌;李书诚全家当时正在外地避暑,房子正好空着。

1921年7月23日,一大在上海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召开。会议期间,王会悟忙里忙外,不仅承担着各种后勤保障工作,还负责会场警戒。

7月28日上午,王会悟坐在楼下后门门口望风。突然,她发现一个年轻人手里托着件尚未抖开的湿衣服急匆匆地从厢房里跑出来,直奔楼上。当时,代表们正在二楼开会,会议室的大门就对着晒台。王会悟连忙向正在为代表们准备午饭的厨师打听此人来历,厨师回答说:“大概是少爷家的朋友到楼上晒衣服吧。”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76号的一大会址

心思细腻的王会悟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她赶紧跑上楼,把坐在会场门口附近的翻译杨明斋叫了出来,告知这一可疑情况。杨明斋立即进屋向国际代表马林汇报。有地下工作经验的马林警惕性很高,他当即宣布休会。

与会代表们的讨论正在兴头上,有些人觉得可能有些“神经过敏”了。主持会议的张国焘带着责备的口气冲着李达抱怨:“王会悟怎么搞的?把会给搅散了!”

事实证明,王会悟的直觉是对的。就在代表们离开会场后不久,两辆警车呼啸而至,几个法国巡捕闯进来,一个劲地盘问“独守空房”的李汉俊:上午在此聚会的人哪儿去了?开会做什么?镇定自若的李汉俊用流利的法语回答:“上午是我几个朋友在此讨论十九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争论起来了,惊动了你们,对不起!”巡捕们四处搜查,没找到可疑物品,只得悻悻而去。事后,马林对与会代表们说:“这个女孩子很机警,要好好培养。”

三、移师南湖

开会地点被敌人盯上了,党的一大为此休会两天,商量另择开会地点之事。有人建议在上海找个旅馆,有人主张移师杭州西湖……大家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在上海,这么多人聚到一块儿,容易引起警特的注意;杭州西湖是达官显贵的游乐场所,护卫军警较多,也不安全。

王会悟觉得自己的家乡是个比较理想的地方,于是开口说道:“我今天又要多嘴了,我来出个主意吧。离我们桐乡不远的嘉兴有个南湖,那个地方景色秀丽,但不像杭州西湖那样引人注目。我们不妨租一只画舫,扮作逛西湖途经嘉兴的游客。

董必武听后首先拍手赞成:“王先生提的这个建议好!她是个靠得住的人,是个有知识有思想的女孩子,我们应该相信她。”何叔衡接着表态:“我也觉得这个地方比较合适。”两位年龄最大、阅历较深的代表率先赞成了王会悟的建议,其他同志再未提出更好的方案,新的会议地点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根据王会悟的回忆仿制的“红船”

7月30日晚,王会悟前往上海火车站,打听次日前往嘉兴的车次,并先行前往嘉兴打前站。

第二天拂晓,与会代表们乘坐最早的一趟列车,于8时许抵达嘉兴站。王会悟安顿大家在张家弄鸳湖旅馆歇脚、洗脸、吃早饭,请旅馆的账房先生帮忙租画舫。她原准备打算租条大船,但大船已被旁人提前预订,便只好花4元5角钱租了条中号画航,又花3元钱订了一桌菜作午餐,连同小费在内共付了8元。

一行人于9点多钟离开旅馆前往南湖时,王会悟向旅馆借了副麻将牌,并对账房先生说:“请给留两间好点的客房。如果这里好玩,我们晚上再回来住。”这一切都与寻常游客无异。

抵达南湖后,代表们在王会悟的陪同下,以赴烟雨楼游玩为名,观察画舫停靠在哪里比较合适。随后,王会悟带着大家先坐摆渡船到湖心岛,再乘拖梢小船转至王会悟包下的画舫上。

画舫长约16米,宽3米,船头宽平,分为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王会悟让船主将船撑到烟雨楼东南方向200米外,一处比较僻静的水域用篙插住。上午11时,与会代表们围坐在画舫中舱的八仙桌前开会,王会悟独自坐在船头放哨,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一旦有别的游船接近,她就哼起嘉兴小调,用扇柄敲击船板打节拍,提醒代表们注意。为安全起见,早上订下的午餐,她请船主用拖梢小船转送到画舫上来,让代表们边吃边谈。

傍晚时分,远处突然传来疑似巡逻艇马达“突突突”的声音,代表们临时休会,假装打起麻将。王会悟马上乘拖梢小船上湖心岛打听,探知是当地富绅乘私人游艇游湖兜风。警报解除了,会议又照常进行。

就这样,在嘉兴南湖的这条画舫上,毛主席、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等代表完成了一大最后议程。下午6时许,会议通过了中国的第一个党纲,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后宣告闭幕。全体代表轻声地呼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万岁!第三国际万岁!主义万岁!”从这一刻起,中国横空出世。

会议结束后,代表们先后悄悄下船,当夜分散离开嘉兴,他们把革命的火种带向全国各地,中国历史从此开启全新篇章。

四、矢志不移

党的一大顺利闭幕后,王会悟于1921年12月10日创办了我党最早的一本妇女刊物《妇女声》。她先后在该刊物上发表了《中国妇女运动新动向》《湖南女工之觉悟》等文章。《妇女声》虽因种种原因只出了10期,但作为党的第一本妇女刊物,在传播解放思想,介绍各国女性解放运动先进经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2年,王会悟参与创办了上海平民女子学校,并担任该校工作部主任。这是我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半工半读学校,同时也是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1922年7月16日,二大在上海王会悟的家中召开。王会悟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大女儿李心田在门口放哨。继一大之后,她再次为二大做警卫工作。

上海平民女校教室旧址

会后,李达应毛主席之邀,前往长沙的湖南自修大学主持教务,王会悟则在该校附属中学教英语。毛主席当面夸她:“你是很有魄力的一个人,敢到这个地方(指南湖)去开会。”

1923年4月,湖南自修大学因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被军阀强行关闭。李达、王会悟夫妇辗转于武汉、长沙等地授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王会悟依然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32年,她化名“王啸鸥”,创办笔耕堂书店,不仅编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还于1937年5月编辑出版了李达撰写的《社会学大纲》。

王会悟想办法将这本凝聚了她和李达无数心血的书送往延安。毛主席读后作了详细的眉批,并向延安哲学研究会和抗日军政大学推荐了这本书,指出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马列主义的哲学教科书。在写给李达的回信中,毛主席热情地称赞他们夫妇:“你们是真正的人。”

李达

1945年,毛主席去重庆谈判时,王会悟恰好也在重庆参加进步活动,因此参加了重庆妇女界为举办的欢迎大会。会议进行中,毛主席获悉王会悟也在场,连忙吩咐:“请她不要走,留在这里。”

散会后,王会悟被请到毛主席住处,她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急切地说:“是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你千万别上他的当。”毛主席哈哈大笑:“会悟还是老样子,说话直来直去,请放心吧!”

全国解放后,王会悟被安排在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工作。1959年,中央和浙江省委决定筹建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展出的“红船”就是根据王会悟回忆,并经董必武审定认可后仿制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王会悟虽年过八旬,却依然积极为中国的创建史、中国早期妇女运动史、家乡县志和一大会址的考证工作,提供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晚年王会悟

1993年10月20日18时25分,王会悟病逝于北京,享年95岁。这位中国近代史上的奇女子,虽从未身居要职,但她对马列主义的坚定信仰,在各个历史时期从未动摇过。她是一大唯一的女性参与者,更是中国成立的历史见证人,她对党、对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本文作者:殷杰,“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

编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