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贵州电视台 > 贵州法制在线直播

清朝顶戴1到9品顶珠(清朝官帽上的顶珠颜色各分几品)

发布时间:2022-06-02 17:10:53   作者:往事如风   来源:网友分享   我要投稿

清朝顶戴1到9品顶珠(清朝官帽上的顶珠颜色各分几品)

中国最后一个朝代清朝把喇嘛教里面的分支黄教定为国教,出自佛教七宝,这就是为什么清朝官员所戴的顶戴会有不同的顶珠。清朝官员的顶戴花翎上的珠子品级分那些呢?清朝管帽为什么有俩种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顶戴花翎上的珠子品级图解

一品红宝石,二品红珊瑚,三品蓝宝石,四品青金石,五品水晶,六品砗磲,七品及以下为素金。顶珠的贵重程度代表了官员品级的高低,也即是说,最小的九品官,头上顶的也是一个金疙瘩,越往上自然就要比这金疙瘩值钱了。



具体如下:

 一品至子爵级别的官员,礼帽上的顶珠都为宝石级刚玉。(值钱) 二品官员佩戴的是珊瑚,通常为白色,但也有一些官员使用的是极为珍贵的红珊瑚,呈红色或粉色,其价值仅次于红宝石。 三品官员与一品官员一样,使用的都是宝石级刚玉,但是是产量和种类都比较多的蓝宝石。(值钱)

 四品官员的顶珠是青金石,非常漂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玉石的一种。(值钱) 五品官员佩戴水晶。通体透明,而且硬度非常高,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六品官员的是玻璃顶珠。

 七八九品官员,使用的都是金顶。唯一不同的是,七品顶珠为素金,不带修饰,八九品为镂金。

清朝管帽为什么有俩种
圆锥型的为凉帽,元宝型的为暖帽。

  凉帽是夏季礼帽,立夏前开始戴。分为白萝胎(藤丝)和万丝胎(竹丝)两种,外裱以绫罗。白罗胎的凉帽,穿单、纱袍褂时戴;万丝胎的凉帽,仅于穿亮纱、葛纱时戴。帽上缀以红缨,官员上饰顶珠。五品官以下用红里、青蓝倭缎缘边,无官者用别色。守孝三年者戴羽缨,即缀以黑缨而不是红缨,官员在守孝期间不得用顶戴。 



 除戴凉帽的时令外,其余时间的礼帽为暖帽。暖帽周檐卷起,为以绒、呢、皮为材质。初寒用呢,次则用绒,极寒用皮。暖帽颜色多为黑色。三品以上官员及翰林、詹、科、道官员可以用貂檐帽,其他的官员只准用江獭、染貂作为材质。帽顶缀以红缨,官员饰以顶珠,有守孝的官员则不准用顶珠。





 

顶戴花翎虽为一体,却是“顶戴”和“花翎”两个部分。

顶戴,就是官员戴的帽顶。

花翎,是皇帝特赐的插在帽上的装饰品,一般是赏给有功的人或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

清代“顶戴”分二种,一是凉帽,一是暖帽。凉帽,像斗笠样的是,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上缀红缨顶珠;暖帽,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帽纬、帽子最高处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有红、蓝、白、金。

清代“花翎”也分两种,一是蓝翎,一是花翎。蓝翎用鹖羽做成,俗称“野鸡翎子”,供六品以下官员使用;花翎是孔雀羽毛做成,须经皇上特赐方可佩戴,必须是五品以上官员。

清朝高官顶戴花翎上没有圆形的宝石。朝冠顶子一般是以金属底座承一至三层,中嵌圆珠宝(一般是东珠),上嵌锥形尖宝石。有红宝石与蓝宝石,还有青晶石、水晶石等。

清朝官员的着装统一为石青色套装,名叫“补服”。

不仅看官服可分品级,官员们官帽上的那颗顶珠也能区分官职大小。

顶戴上的小珠子叫做顶珠。最早期是用名贵宝石和真金白银等材质。雍正朝开始,为节约成本,逐渐演变为彩色琉璃珠子。

顶戴花翎是清代官员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标志着官员的等级、地位、身份、荣誉等。

顶戴,就是帽子的意思。清代官员的顶戴分两种,一种像斗笠,喇叭状,上缀红缨,顶珠;

另一种为圆盆型,有几指宽的檐边,这是冬天用的暖帽,顶部有一颗顶珠。

此外,顶戴还要分朝冠和吉服冠。朝冠的顶戴一般是柱状。

而吉福冠的顶戴一般是圆形的顶珠。

顶戴最高处的顶珠一般是表示官品级别的。顶珠颜色从左至右,分别代表正一品(深红色),正二品(浅红色),正三品(蓝色),正四品(淡蓝色),正五品(白色),正六品(白色),正七品(金色),正八品(金色),正九品(金色)。

一品的顶珠为红宝石制成。当时的清朝,这是非常珍贵的宝石,足以彰显身份地位,而且其红色具有权力威望的象征意义。

二品的顶珠为红珊瑚制成。也是极其珍贵的资源。

三品的顶珠为蓝宝石。蓝宝石是刚玉宝石中除红色的红宝石之外,其它颜色刚玉宝石的统称,蓝宝石比红宝石要普遍一些。

四品的顶珠为青金石,青金石应该为富含硫化物的蓝方石,主要产于俄罗斯,阿富汗,中国西南山区。蓝宝石是深蓝而透亮,而青金石是浅蓝而哑光。用以区别三四品。

五品顶戴用水晶,一般白色水晶其实就是石英。

六品顶戴用砗磲,这是一种乳白色海洋贝类。水晶是白而透亮,而砗磲是乳白色的。用以区别五六品。

七品至九品都属于低级官员。七品顶戴为素金,看上去就是闪亮的金色。八品顶戴用阴纹缕花金,看上去很暗淡。九品顶戴用阳纹镂花金,看上去没有七品的闪亮。

好了关于顶珠空空就先介绍到这里,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咨询空空喔!

热门推荐

清代官员顶戴花翎

清代改冠制,替以礼帽。礼帽分二种,一为暖帽,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帽纬、帽子最高处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有红、蓝、白、金。按清礼仪,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二为凉帽,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上缀红缨顶珠。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至乾隆以后,这些冠顶的顶珠,基本上都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称作亮顶、涅顶的来代替了。如,称一品为亮红顶,二品为涅红顶,三品为亮蓝顶,四品为涅蓝顶,五品为亮白顶,六品为涅白顶。至于七品的素金顶,也被黄铜所顶替。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用玉、翠或珐琅、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枝。翎有蓝翎、花翎之别。蓝翎是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较花翎等级为低。花翎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目晕\"俗称为\"眼\",在翎的尾端,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以翎眼多者为贵。官帽又可以分为朝冠和吉服冠:

朝冠,顾名思义是上朝时戴的,顶子分为三层,上为尖型宝石,中为球型宝珠,下为金属底座,用所饰的珍珠(东珠)的数目来加区别。亲王冠顶装饰有 10颗东珠,亲王的世子冠顶装饰有9颗东珠,郡王的冠顶装饰有8颗东珠,贝勒冠顶装饰有7颗东珠,贝子的冠顶装饰有6颗东珠,镇国公冠顶装饰有5颗东珠,辅国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顶均装饰有4颗东珠。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3颗,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2颗,一品官冠顶装饰有东珠1颗。一品以下不能镶嵌冬珠,改为其他小宝石。

吉服冠,是穿着吉服时佩戴的官帽,也是平时官员戴的帽子,所谓吉服,是仅次于朝服的礼服,吉服冠顶子比较简单,只有球型宝珠及金属底座两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铜的,上面镂刻花纹。顶珠的颜色及材料有多种,反映不同官员的品级。

帽子的最高之处装有顶珠,帽之顶珠是区别官级的重要标志:

暖帽

一品朝冠顶戴

亲王以下,直到子爵和一品的官员都是红宝石,是色美、透明的宝石级刚玉。以其晶莹剔透的美丽颜色,被古代人们蒙上神秘的超自然的色彩,被视为吉祥之物。世界红宝石产地不多,主要有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澳大利亚、中国等,但就宝石质量而言,以缅甸、斯里兰卡质量最佳。

二品朝冠顶戴

二品吉服冠珊瑚顶

二品官用珊瑚,是重要的有机宝石之一,珊瑚的颜色常呈白色,但宝石级珊瑚为红色、粉红色、橙红色,可以用作官帽之上,仅次于红宝石。珊瑚与佛教的关系密切,印度和中国西藏的佛教徒视红色珊瑚是如来佛的化身,他们把珊瑚作为祭佛的吉祥物,多用来做佛珠,或用于装饰神像,是极受珍视的首饰宝石品种。

三品吉服冠蓝宝石顶戴

三品吉服冠

三品朝冠

三品吉服冠

三品官用蓝宝石,是色美、透明的宝石级刚玉。实际上自然界中的宝石级刚玉除红色的称红宝石外,其余各种颜色如蓝色、淡蓝色、绿色、黄色、灰色、无色等,均称为蓝宝石。以缅甸、斯里兰卡质量最佳。

涅蓝四品顶戴

四品官用青金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它以其鲜艳的蓝色赢得东方各国人民的喜爱。不透明,为玻璃至油脂光泽。其硬度为5.5,比重是2.7-2.9。青金石拥有独特的蓝色、深蓝、淡蓝及浅青色等,青金石是我国自古以来进口的传统玉料,其多数来源于阿富汗。迄今为止,在我国沿未发现青金石英钟的产地。

五品朝冠(暖帽)

五品吉服冠水晶顶戴

五品水晶官帽顶珠

五品朝冠

五品官用水晶,是自然界3000多种矿石中的一种,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晶体透明、常呈六棱体状。自古以来备受人类宠爱,世界各国均列入宝石行列。硬度为 7,相当于钢锉一般坚硬,这使得脆且易碎的黄玉、钻石、欧泊石、祖母绿之类的宝石相形见绌。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水晶,比如:巴西、乌拉圭、美国、南非、赞比亚、俄罗斯、 中国、越南、巴基斯坦等等,其中巴西水晶最有名。

六品吉服冠

六品朝冠

六品朝冠(白色涅玻璃代替砗磲)

备注:据考古资料表明,中国古代的玻璃制造工艺始于西周时期,历经绵延不绝的两千余年,至清代发展到顶峰,成为古代玻璃史上的鼎盛时期。故宫博物院藏古代玻璃器 4000余件。从藏品的时代上看,战国到明清几乎不间断。其中绝大部分藏品为传世品,尤以清代玻璃制品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整个藏品的90℅。

据不完全统计,康熙朝已有单色玻璃、画珐琅玻璃、套玻璃、刻花玻璃和洒金玻璃等品种,雍正朝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描金玻璃。

单色玻璃是指用单一颜色玻璃吹制的玻璃器皿。康熙朝的单色玻璃是对清以前玻璃制作工艺的继承与发展。这时期的传世品,过去仅知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一件透明玻璃水丞。雍正朝制作数量最多、器型最丰富的品种是单色玻璃,为当时的主流产品。单色玻璃有“涅玻璃”与“亮玻璃”之分,“涅玻璃”是指不透明玻璃,“亮玻璃”是指透明玻璃。

七品朝冠

素金铜顶

七、八、九品都是金顶,区别是七品官用素金顶,八品、九品均用镂花素金顶。

八品官冒顶


九品朝冠

由此可以看出:

一品和二品顶子趋向于红色 ,三品和四品趋向于蓝色,五品和六品趋向于白色 ,七、 八、九品趋向于金色。

花翎

清朝的礼帽,在顶珠下有翎管,质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为鹖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随意不戴,如有违反则严行参处;一般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仍可按其本任品级穿朝服,而被罚拔去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

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贵;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蓝翎是与花翎性质相同的一种冠饰,,又称为“染蓝翎”,以染成兰色的鹖鸟羽毛所作,无眼。赐予六品以下、在皇宫和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享戴,也可以赏赐建有军功的低级军官。鹖鸟生性好勇斗狠,至死不却,武士冠上插鹖翎,能够显示武士的英勇,到也贴切。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贵、和硕额附(即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担任这些职务的人必须是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这上三旗出身),有资格享戴单眼花翎,而外任文臣无赐花翎者。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贵族特有的冠饰,而即使在宗藩内部,花翎也不得逾分滥用;有资格享戴花翎的亲贵们要在十岁时,经过必要的骑、射两项考试,合格后才能戴用。

图文均来自网络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