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山东电视台 > 读书频道在线直播

《沙郡年记》:倾听一平方米森林

发布时间:2014-11-02 18:32:41   作者:网友投稿   来源:网友整理   我要投稿

这个夏天到秋天之间,读到两本非常喜欢的自然文学著作,都是美国人所写。利奥波德的《沙郡年记》是生态学经典和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我却后知后觉,很晚才读到。书中所记沙郡岁月,从三月破冰而来的春雁到十二月在倒下的栎树下避风的山雀,无一不富有深厚的生活与观察所带来的动人趣味。而他对土地与生态的深刻省视,使即使在这方面一无所知的读者,内心也感到震动。

利奥波德所记在沙郡及美国其他州的漫游,是在一片广袤丰富的土地上进行的自然观察,如同之前及后来许多与自然有关的杰作一样;与之相反,戴维·哈斯凯尔的《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却是尝试从几棵树、几块岩石和一地落叶之间窥见整个森林。他的观察对象,仅仅是美国田纳西州东南部森林中一块直径一米多的老龄林。

这块郁闭度极高的土地上,长满各种成熟的落叶树和林下植物。因为山势崎岖,滚满从高处风蚀悬崖上落下的乱石,它和它周围的森林在现发的进程中得以保存。哈斯凯尔将自己所观察的这一平方米狭窄领地比喻成西藏喇嘛用彩色沙子所绘的“坛城”。坛城象征着佛陀的世界,充满复杂的细节和精美的绘画,由喇嘛们耗费时日完成之后,旋即被扫除,随流水流逝。联结坛城与田纳西州这一小片老龄林之间的比喻的,并不只是二者大小的相似,更是在某种深远意义上的相通:坛城是对生命之路、宇宙及佛教菩提的重构,人们从小小的沙画中看到整个宇宙,而对这一平方米狭窄领地的细致观察,也足以使我们窥见一个大森林群落的运行。“我相信,森林里的生态学故事,在一片坛城大小的区域内便已显露无遗。事实上,步行十里路程,进行数据采集,看似覆盖了整片大陆,实际却发现寥寥。相比之下,凝视一小片区域,或许能更鲜明、生动地揭示出森林的真谛。”

与之相随,作者的观察方式也很简单:每周数次的探访,不作任何扰乱的原则,静坐观察与冥想沉思相伴的考察方法。在坛城旁边一块伸出的岩石上,坐上几个小时或更长时间。在书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无论落雪后深寒的冬日下午,狂暴的雷雨大风天气,或天逐渐黯蓝下去的森林傍晚,郊狼嗥叫的沉夜,戴维·哈斯凯尔教授都曾在他的坛城上流连不去。并且,作为一个生物学教授,他在这些观察中也“极力放下科学工具,努力去倾听:不带任何假想地接近自然,不计划进行数据抽样,不安排旨在向学生传达答案的课程内容,也不借助任何机器和探测仪”,整本书中出现的唯一工具大概就是作者的放大镜,有时他用它观察昆虫和微小的细菌、真菌。

这种典型的管中窥豹的观察实践,使得读者的阅读过程很像在吃蛋糕。从平面的外表切下去,在简单的博物学观察之后,是丰富的、颇有可读性的系统知识,现象背后的科学机制及生态网络。这当然是因为作者有深入的生物学研究背景,所以能将这一片小小坛城中所发生的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精彩纷呈的故事解析给我们看。一个微不足道的细点放成颇有内容的大块,一条细弱的根丝生出郁茂的枝叶,书里这样的段落所在皆是。

比如,在一月下旬少见的极寒天气里,山雀在林中飞动,作者从动物身体大小与体热流失率之间的关系出发,写到生活在大片区域的物种,北部个体通常比南部个体体型更大的“伯格曼定律”;进而写到在冬日,一只山雀每天需要6.5万焦耳的能量才能维持生命,而山雀能在看似灰暗匮乏的森林里找到食物,是因为鸟类拥有高度敏锐的视觉,在进化中产生了与人类不同的视觉接收器;山雀常常结群觅食,它们中也存在社会分层,头鸟健康而苗条,属于从属地位的山雀则只能隔三差五吃顿饱餐,为了应对食物来源不稳定的情况,它们需要长得肥一些,也因此容易沦为鹰隼的猎物;一些体型更大的鸟在冬天也常常加入山雀队伍,团队协作能减少被鹰隼捕食的危险,然而也使山雀的觅食机会严重丧失。

作者将自身这种持续投入的静静观察称为“倾听训练”,在观察倾听过程中正视、体会其他动物的感受,领会自然的复杂与丰富。“因为我已经窥见,科学是何其丰富,它在范围与精神上又是何其有限。”但这种“倾听训练”在当下正规科学家的培养方案中并没有一席之地,“这种训练的缺失,造成了科学中不必要的失败。由于缺少这种训练,我们的思想更为贫瘠,可能也蒙受了更多损失。”这并非背弃科学,作者也说,“我对动物生活的体验,有助于我更丰富地知道它们的故事,而科学是深化这种理解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正因作者可靠的专业背景,才能将这小小坛城写得如此生动摇曳,充满科学与自然互补的广阔趣味和精神上的指引。亲身观察自然的意义何在?大约就在其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自然并未为观察者安排好这一日的固定节目,哪一朵花会开,哪一只鸟会过,是蜗牛爬上岩石还是蝾螈穿过落叶,亲身观察提醒人专注于无时无刻发生的“当下”,理解身边的生命群落,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消除科学使人们看待世界时产生的自大与冷漠。

阅读这份持续一年的观察笔记,可以明显感受到的另一点是,作者常常在观察动物时反躬自身,看到漫长的进化过程在人类这一灵长类哺乳动物身上留下的本能痕迹。“大自然”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人类是自然演化的一部分,我们在自然观察中的偏好与思索,实际受到人类演化遗传基因的影响。色盲者比视觉正常者更容易看清伪装色,也许和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视觉回避有关。我们对动物面容觉得可爱或畏惧的下意识情感反应,是智人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获得的能力属性,隐藏着是否对我们的生命构成危险的判断。而作者在夜林中听见郊狼的嗥声,瞬间爆发出恐惧,则是远古狩猎生涯在记忆中留下的深刻教训。人类祖先在森林与草原的群落中与其他动物共同生活了成千上万年,到今天,人类活动极大地影响自然精密繁复的生态系统,人类的欲望在生命之湖上激起滚滚波纹,这些向外扩展的波纹,也许止于某只鸟儿振动的翅膀,也许波及更远的、未知的地方。我们仍在演化的大潮中,却不得不同感作者在观望中生出的“人类的异己感与疏离感”———“我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在此间我是多余无用的,整个人类亦是如此”。在人类到来数百万年前,鸟儿已在林间歌唱,“生命不以我或我的族类为中心”,“生命凌驾于人类之上”。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标签: 森林   平方   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