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加入收藏|保存到桌面|反馈报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电视台 > 江苏电视台 > 常州公共在线直播

郭光灿(郭光灿百科)

发布时间:2022-05-15 18:42:03   作者:相见陌路   来源:网友投稿   我要投稿

姓名:郭光灿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42.12.9

1、人物经历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理事、固态量子信息研究部主任。

郭文灿

1988年--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1985年--198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

1981年9月--1983年9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

1965年--198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师。

1960年--1965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学士。

1955年--1960年,泉州五中。

2、荣誉奖项

 

2016年,郭光灿受聘电子科大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名誉院长

2013年,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2013年,南京邮电大学,名誉教授。

2012年,郭光灿先生主讲的《来自量子世界的新技术》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计划。

200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7年,获安徽省重大科技进步奖。

2006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5年,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2004年,华南师范大学,双聘院士。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科学学部)。

2003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3年,《量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1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郭光灿教授长期从事光学和物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一系列国际水平的成果,被中科院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3、教育培养

 

出版着(译)作11部。

已培养博士80余名,硕士30余名,其中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

4、学术成就

 

郭光灿是中科院方向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量子通信和量子信息技术”的首席科学家。已发表SCI论文820篇,其中PRL26篇,PRA229篇;被SCI总引用10781次,他引9788次;

在实验上实现远距离的量子密钥传输,建立基于量子密码的保密通信系统,并提出“信道加密”的新方案,有其独特的安全保密优点。在实验上验证了K-S理论,有力地支持了量子力学理论。

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密码、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在量子信息的研究中,提出概率量子克隆原理,并推导出最大克隆效率公式,被称为“段——郭概率克隆机”、“段——郭界限”,概率克隆机成为两种不同类型的量子克隆机之一

在实验上研制成功概率量子克隆机和普适量子克隆机,证实相关的理论预言;

发现在环境作用下不会消相干的“相干保持态”,国际上首次提出量子避错编码原理,该原理成为三种不同原理的量子编码之一,已被实验证实;

提出一种新型的量子处理器,可有效地降低腔消相干的影响,并实现多种信息功能,已被实验证实;

在量子密码研究中,通过商用通信光路实现北京到天津之间125公里单向量子密钥传输;

发明量子密码通信网络的关键部件——“量子路由器”,并通过商用光纤实现四端口量子密码网络的通信,首次实现武汉量子政务网;

实验上实现量子受控非门的隐形传送,理论上提出固态容错量子计算新方案,为解决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提出一种新型的量子点纠缠光源,该光源可以成为一种高效的光纤远程通讯的纠缠光源;首次证明量子信道的私密容量是不可加的。

发现奇偶相干态的奇异特性

两项原创性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概率量子克隆”和“量子避错编码”。前者为解决量子信息领域的难题即信息提取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被国际学术界称为“段——郭概率量子克隆机”“段——郭界限”,同时在实验上研制成功量子克隆机,被认为是“该领域最激动人心的进展之一”;后一成果为克服量子信息技术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即消相干问题提供新的方法,成为学术界公认的三种不同原理编码之一,并被美国若干着名实验室在实验上所证实。

完成14.8公里光纤量子密钥的实验,在3.2公里的中科大东西校区之间通过地下光缆建立了国内第一条基于量子密码的保密通信线路,为量子通信走向实用迈出可喜的一步。

提出“实用量子处理器”和“信道加密”两个新的实施方案,前者已被法国学者在实验上所证实,被认为是可实用化的器件,后者是与现有所有量子密码方案不同的新方案,有其独特优点,被国际同行详细推广引用。

发明量子密码通信网络的关键部件——“量子路由器”,并通过商用光纤实现四端口量子密码网络的通信,首次实现武汉量子政务网;实验上实现量子受控非门的隐形传送,理论上提出固态容错量子计算新方案,为解决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提供了可能的途径;提出一种新型的量子点纠缠光源,该光源可以成为一种高效的光纤远程通讯的纠缠光源;首次证明量子信道的私密容量是不可加的。

国内外否认量子计算机原理,这句话肯定是少了一些词句,应该这么说:国内的一些民科们否认量子计算原理,但郭光灿和郭国平宣布研发出其控制系统与芯片,是吗?

这么加上几个词,问题就好回答了。相信多数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就是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和芯片的研发不是,反倒是这些叫的厉害的某些外行人有污蔑我国科技人员之嫌。

量子计算机是国际上公认的超越经典计算机,有望成为下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突破口的新型设备。从其提出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刚开始是验证量子计算机可行性,后来逐步发开出来简单的量子计算机设备,到目前很多组织和团队已经宣称制备出来了多量子位的计算机,特别是D-Wave System Inc宣称已经研发了512量子位的D-Wave Two量子计算机。之后,谷歌、微软、IBM也加入量子计算机芯片的研发之中,而目前谷歌已经发布了全球领先的72位量子计算机芯片。

所以说,在量子计算机革命的关键时期,就看我们能否把握住这次机会了。上次的电气化革命我们没有把握住,导致了我们在计算机软件领域一直受制于人,这次我们结对不能够再次落后了。

所以,那些整体和我们科技进步唱反调的人,到底是咋想的?

袁岚峰副研究员,以及美国由13位量子专家组成的量子计算机评估委员会,都一至认为目前人类尚无研发成功量子计算机的可靠原理,郭光灿自己也作了同样的表述,这是全盘否认潘建伟之前宣布研发成功的超越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及其原理,同时也否认了美国、德国与加拿大的量子计算机成果,但郭光灿、郭国平与陆朝阳等人如今又抛出研发成功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与量子芯片,如此反复无常,缺乏逻辑性,令人莫明其妙!并且郭光灿团队对量子芯片与控制系统进行实验与验证所用的量子类型没有任何说明,其明目张胆的欺诈之心昭然若揭!

我们知道,人类连光子都无法控制,但上海交大金贤敏居然声称还能精确控制光子轨道角动量,并研制出角动量波导光子芯片,这更令人震惊与莫明其妙!这不得不让人把它与上海交大陈进的假汉芯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本人再三强调,所有光量子通信、计算与探测等一系列伪科技,均居于量子纠缠与叠加态等超自然力的神学理论原理,以及不具可行性的单光子操控技术。所谓已应用的光量子技术,都是画饼充饥与挂羊头卖狗肉,混淆视听而已!所谓的探索,是1+1=3的常识性错误的明知故犯!

有些人问:\"国外也有人进行同类研究,这如何解释?\",在此,我要告诉大家,光量子伪科技与震惊全球的心肌细胞再生术一样,已发展成为全球性!

本人奉劝那些当前仍在明目张胆地宣扬光量子伪科技之人好自为之!我必须告诉你们的是:潘建伟光量子团队进入头条的4位成员(在此不想点名),他们都是博士、硕士与研究员,但都被我追着屁股质疑吓住了,他们有两位消声匿迹很久了,其他两位虽不匿迹,但也很久不敢谈论光量子科技而转谈与量子无关的话题,或者不敢表示支持光量子科技,而光量子科技的主角潘建伟也很久不敢抛头露面了,只有郭光灿、郭国平、陆朝阳与金贤敏等人接着出来表演,曾经大肆宣扬光量子股市的文章也神秘地全部删除了,这是为什么?难道不值得你们反思吗?

如有疑问,或意欲深入了解光量子通信、计算与探测等一系列伪科技的真相,请用本人姓名\"池昭新\"在头条搜索相关质疑文章!

美国人说的就是真理?事实上他们只是认为近期无法制造出实用的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原理自从1981年提出来后,经过几十年的论证和完善,已经证明是可以实现的。科学的探索要容许出错和失败,你这种人动不动对科学家的努力冠之以的帽子,我看你才是个犯,要不就是专门打击中国科研创新的汉奸网特!

池昭新的提问我都不知道要不要回答了!

我竟然看到量子计算的原理都被否决了!不知道谷歌和IBM他们图个啥?他们好像没经费这一说吧?都没原理了,他们自己骗自己?

这种智商问的问题为什么能发出来?

这种瞎猜诽谤的问题怎么能发出来?

头条就成这个样了?

信息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就是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的物质的各种运动状态,是由物质每一层次的拓扑相互作用,破裂时放出的玻色子,将其状态信息传递给其它物质。信息守恒其实也就是能量守恒,也是物质拓扑上的一个“坚定”的、对称守恒量。

所谓量子信息传递,就是微观粒子的状态空间的变换过程。微观粒子状态都是处于相干、关联状态;当其粒子体系拓扑形变时,比如,两粒子拓扑体系,其中一个发射出去后,在极短时间内,如1毫秒,这两个粒子的状态依然还有守恒关联,这就是量子纠缠状态。微观粒子的量子纠缠现象是普遍的。所谓量子信息技术,就是主要怎么利用量子纠缠信息。

目前,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难点在于,微观粒子的量子信息状态很难稳定存储,即很难将微观粒子状态保持稳定,或已知变化。现在量子信息存储芯片技术,确实还没有根本的、重大突破。量子计算机技术和量子信息控制系统,应该还没大面积实现,但也可以有小范围实现,对量子信息存储要求不高的领域也可实现应用。

例如,目标的量子探测系统---量子雷达。目前,南京雷达14所和俄国都实现了百公里级的,测回波的量子雷达。这种量子雷达采用量子纠缠干涉检测法;信号量级上是量子信号,但实际上未用到量子纠缠特性,即量子特性。

真正的量子雷达是不测回波的,利用量子纠缠“感应”特性来检测目标。用量子纠缠信息检测目标的难点在于量子纠缠信息检测,或叫量子纠缠状态辨识。它对量子纠缠信息的“定态”存储,没太多要求,因此,不需要量子点芯片、量子阱芯片、超导量子干涉芯片等。

由于量子纠缠初始态信息没法确定,因此,将其用于目标检测时,对量子纠缠信息辨识,需要特别技术(已成专利),是不测回波量子雷达的关键技术。另外,还有基于狄拉克单光子流量子干涉技术的,不测回波的量子雷达。

量子信息技术的首先突破,就在于不需要各种量子信息存储芯片和量子逻辑的领域。潘建伟他们的量子计算机系统和量子控制系统,应该还没成型,应该还是实验室原型机系统。

郭光灿声称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所谓的本源量子测控一体机OriginQ Quantum AIO。按媒体描述应该就是叠加态量子发生器和检测器。是不是还有其他功能,我们逐一来分析一下:

计算机原理告诉我们,计算机核心部件叫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控制器在时序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将程序翻译成的运算器指令和数据放在寄存器中。运算器也在时序控制之下进行运算操作,然后控制器取出计算结果放入数据总线。

量子计算机运算器的原理目前确认没有。郭光灿理解运算器的输入是量子,输出也是量子。只要产生了量子,送进运算器中,然后对运算后的量子进行测量,得到了运算结果。

问题是运算器用哪种量子还不知道。光量子?中子量子?原子量子?每种量子的状态集不一样,检测方法也不一样。如何送入量子,如何利用时序电路控制输入输出以及运算的每个动作和运算器的相关参数是密切相关的。它的动作设计和运算器的每一个执行步骤必须是相适应的。用光量子的控制器控制原子量子运算,能行得通吗?在没有运算器的制造原理之下,这样的控制器有什么实用价值吗?令人怀疑。

量子计算机吹得十分强大,是全世界计算能力的总和,你们再不想信就无法吹嘘了,只能拿出来给你们看看,鉴定鉴定,相信他们不敢拿出来鉴定。量子计算机用的只是能量是不科学的,总的来说离不开光子,一旦和质量无任何联系,量子就无法想象了。量子计算机需要依据经典计算机,一旦重新开头就会晕头转向。从理论上讲,纯能量的量子计算机根本就不存在,光量子计算机做不到操控,只能折射,反射,衍射,依赖光纤空芯运行的光子无法操控,计算机里更是如此。光的特性与电子特性相差太远。如储存,输入,传出等不尽相同。光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就现代科技而言,根本不如电子计算机。再过一百年也造不出量子计算机,光量子计算机只是调口味,忽悠民众,损失的是国家人力,物力。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成功地做出了光量子计算机,宣布做出了局部部件是耍小聪明。科学并不是认为量子有多难,主要是可行性不存在。找不到量子计算机的可行性,只好吹嘘原地踏步。吹嘘是骗子本性,不吹嘘就穿帮。

现代量子力学只有忽悠量子理论,忽悠量子化,研究的是纯能量,宏观物体也成了量子,整个科学界也归量子,量子力学朝着取代一切科学,只是引力还不好忽悠,还解释不了,引力太微弱了。能量是一份一份间断的,做功也是间断的,还在忽悠量子是连续运动的是骗子。量子霸权还达不到,天时地利都占着,量子垄断倒是抢先做到了。离开物质对纯能量探讨,什么概率统计,什么叠加态,什么量子纠缠,什么隐性传输,在研究量子的全过程中只能得出神学规律,最终目标是神学。

量子计算机整体研究还无可行性,郭光灿还没有那个能力。量子计算机和芯片,总要忽悠点什么,局部忽悠一下也好。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吹嘘成功了,首先好象把脚跟扎得稳稳的了,拖是最简单的办法。量子计算机操做系统成功了,又可再拖三五年,证明量子方面的探讨从没停止过。量子计算机肯定依靠的是光量子计算机,再没有什么量子好忽悠。依据光子无静止态存在,依据光子有动质量,得光子永远有质量存在。量子必须与质量成整体,缺一不可。探讨纯能量,探讨量子化,依靠的是概率统计,依据的是数学推测,一旦脱离微观粒子,纯属虚构,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量子计算机,量子芯片,不能从整体上研究,说明量子计算机可能性在客观上不存在,探讨将是水中捞月一场空。量子计算机现时研究不出来,却研究出了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芯片,等于说将来是否实用,一旦更改就等于报废,现在是不敢操作的。

量子能不能操作,量子观测就坍塌后怎能操控,必须有明确的粒子。量子化与操控无半点联系,不操控怎么去执行计算任务。各方面的部件还找不到可行性,凭空想象的操控和芯片,纯属忽悠式的欺骗。不管怎么吹嘘,也吹不出可行性来,也吹不出关于将来的所谓操作系统和芯片,完全是忽悠式地行骗,完全证明郭光灿是多么的神秘,多么地与众不同。

既然主机还没着落,做出的控制系统无非也就是屠龙之术。我就感觉奇怪了,量子计算机还没成型,这台机器到底用来控制哪个部分呢?输入 、输出 、运算、存储?

  谢邀!个人认为:不不好说,但其所称的成果的可靠性90%以上是不真实的!

  以下为本人最新文章,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参与讨论并提出宝贵意见。

中新网合肥8月17日电 题:中国量子信息科学奠基人郭光灿:愿做年轻人乘凉的“大树”

作者 张俊 张梦怡

“我这一辈子做好了一件事,培养了一批人,承担了我这一代的国家责任。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量子计算机走出实验室,开始工程化建设,最终走向产业化。”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科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日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郭光灿传》出版,书中记录了中国量子信息科学从“冷板凳”到“蓬勃大树”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量子光学研究刚刚起步,郭光灿利用出国访学的机会,率先将量子光学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并身体力行地推进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而这“冷板凳”一坐就是15年时间。

中国量子信息科学奠基人郭光灿。 受访人供图

当时量子信息科学较为冷门。“国内的研究大部分都是经典信息,量子信息甚至被认为是伪科学。”郭光灿表示,那个时候他一边要领导实验小组完成论文,一边要筹措科研经费,条件非常困难。

1999年,郭光灿在中国科大成立了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当时的实验室只有一台“386计算机”和一台针式打印机,学生们都是排队用设备,时间到了就算没算完也得停下来轮到别人。“我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决不能让自己和祖国错过量子信息这一大好机遇。”郭光灿说。

2001年,经过不断努力和坚持,郭光灿终于争取到了充足的科研经费,并开始培养中国的量子信息科研团队。“量子信息科学光靠一个团队是肯定不行的,必须要团结国内所有的力量来壮大这个队伍,全方位地发展量子信息科学。”郭光灿表示,用着争取到的科研经费,他组建了最初的量子信息科学队伍。

如今,这个队伍里的五位课题组长郭光灿、彭堃墀、孙昌璞、潘建伟、杜江峰先后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十多位年轻的学术骨干在量子信息科研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量子计算在全世界发展迅猛,但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如果等待国内量子计算的相关技术发展起来,再去考虑产业化,将为时已晚。”郭光灿说。

2017年,郭光灿与他的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国平联合创立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中国第一个致力于量子计算机全栈式开发、开创中国量子计算工程化先河的创业团队,团队从最早的4个人如今已发展到100多人。该公司研发出中国首个工程化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并成立了本源量子计算产业联盟,涉及金融建模、海洋超算、轮船制造、传感应用、人工智能、低温制冷、生物科技、大数据等应用领域。

“实验室里的技术再强大再尖端,也只是发表一两篇期刊论文。我们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要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化,希望量子工程师们可以坚持做下去。”郭光灿表示,有一句话叫“大树底下好乘凉”,他希望从事量子行业的年轻人放手去冲去闯,他愿意做那棵可以乘凉的“大树”,帮助他们解决各类问题。(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个人爱好分析,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不承担法律责任。本站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